中午吃過午飯,裡裡外外收拾了一番,差不多了,潘夢婷跟母親打了一聲招呼說:“我去割豬草了,媽。”
母親說:“你睡一覺吧,不急,家裡還有豬草呢。”
潘夢婷說:“媽,我不困,睡不下。”
母親說:“那你就去吧!記住要早點回來啊!”
這是公元一九八六年八月裡的一天中午,是北方夏季裡一個炎熱的中午,少女潘夢婷舍棄午睡,要去豬割草。
其實這隻不過是她表麵上的一個理由,實際上她是想出去走一走,散一散心。
她在等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第一批通知書沒有等到。就說明她根本沒有考上北大,清華複旦一類的大學。她早就知道她根本沒這個實力。就看第二類高校,能不能等來。
當然了,炎熱她不怕。
有豬草的地方,離家不遠的山丘野地裡有的是,離家5裡地的江邊也有的是。
但潘夢婷選擇的是江邊兒。
潘夢婷寧願選擇離家八裡地的江邊,舍近求遠,為的是什麼呢?很簡單,她喜歡那裡,喜歡有江邊的那裡。
是的,她喜歡江邊兒這個地方。
這一年少女潘夢婷整整二十周歲。她剛剛讀完高中,剛剛從外地的就讀學校裡歸回到家鄉肇源縣的小漁村來,剛剛在戶口所在地吉林白城子參加完全國每年一次的升大學考試,終考。他她在等通知書。
考完試二十多天來,她天天在等待,在期盼,在猜測:高考成績到底會怎麼樣呢?她真擔心自己會考的太差。
雖然她感覺自己即使考上了,那麼上大學那也是無望的,妹妹不是已經明確讓她下來在家乾活,減輕母親的壓力嗎?
但她還是想驗證一下自己的實力,成績就是驗證的基石。對母親對外人也是一個交代啊!恐怕實力夠強,因為心思沒到位,努力沒到位。書到用時方恨少啊!
在期盼中,總是產生許多想法。這許多想法攪的她心緒不寧,夠熬人的,找個地方排遣一下吧!這個地方就是江邊。
這個地方,潘夢婷自然而然的想到是江邊,就是這個離家5裡地開外的,並無什麼風景的江邊碼頭。
許多天以來,潘夢婷就是在這樣的心態下,選擇到江邊兒來散心。
鬆花江從肇源縣小漁村鄉的北麵平緩的穿過,這裡就是潘夢婷的家之所在地。
江水由南向北,流向肇源縣縣城所在地,然後再流向哈爾濱。有江的小縣城因此活泛了許多。小縣城也因此變得十分美麗。
除了水患的煩惱,鬆花江帶給小城人的是種種好處:如魚米之鄉;如陸地旅遊的資本與資源;如當地的風土人情吧,等等。
總之,在人們的印象中,有江的地方就比沒江的地方好。
肇源縣雖說是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縣城,但因為它有鬆花江,便好像具有了一定的風格和魅力,就對外有了一定的吸引力,
在本地區的數個小縣城中,肇源縣因此就格外引人注意,經常有許多外城的人們匆匆趕來,為的就是觀賞江邊兒的風景,為的就是吃一頓新鮮的鯉魚。
鯉魚在那時是非常受歡迎的葷菜。剛剛打撈上來的新鮮的鯉魚,怎麼烹調,都是非常的好吃,一點沒有土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