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山娃青年147集
總而言之,山娃和劉榮榮回家去收秋,玉米畝產量一千多斤,總計收獲了玉米五千多斤,除了留給母親和小妹妹吃用,還給二弟和二妹上學轉賣了,下學年度的農業戶口轉移糧食關係,最後剩餘三千多斤全部賣給了半壁山糧食所,換取了全國通用糧票兩千多斤取消糧票以後,一直保留好多年,留作了紀念,後話暫且不提),賣糧款400多元。
除此之外,4棵栗子樹撿栗子100多斤,賣栗子收入150多元。這下可是賺了大錢,收入總計550多元。
就在這時,農村信用社卻來了一份《催還貸款的通知函》,這讓山娃疑惑不解,到信用社一查底案,才得知是媽媽在1978年買小豬借貸款200元,加上這麼多年的貸款利息312.58元,利息超過了本金。本息合計512.58元。沒辦法,山娃趕緊替媽媽歸還了貸款。多年的陳年舊賬,把賣糧款和栗子款,都用於還債了所剩無幾。
1984年1月21日,天寒地凍,凜冽的北風呼嘯著席卷大地,仿佛要給這隆冬時節再添幾分肅殺之氣。在承德市的街頭,行人們都裹緊了棉衣,匆匆趕著路。山娃卻無暇顧及這嚴寒,他懷揣著對知識的渴望與追求,腳步堅定地邁向承德市第九中學,那裡即將舉行電大期末考試。
此次考試科目涵蓋古代漢語、文學概論、現代文學和現代漢語這四門,每一門都凝聚著平日裡他挑燈夜讀的心血。接下來的四天,對山娃來說是一場知識與毅力的雙重考驗。考場內,筆尖在試卷上摩挲的沙沙聲此起彼伏。
山娃時而蹙眉沉思,沉浸在古代漢語那晦澀難懂卻又韻味無窮的字詞釋義、語法結構之中;時而又麵露欣喜,仿佛與文學概論裡那些偉大思想家、文學家的理論觀點達成了深度共鳴;麵對現代文學中諸多名家名作的剖析題目,他文思泉湧,將自己對作品的理解洋洋灑灑地書寫於答卷之上;現代漢語的考試,他更是憑借紮實的基礎,有條不紊地應對著語音、詞彙、語法等各類刁鑽問題。
待四天的考試終於落下帷幕,山娃還來不及鬆一口氣,便又馬不停蹄地奔赴下一個“戰場”。原來,他還肩負著工作重任,要前往承德地區統計局勞資統計科報送年報統計報表。在統計局的辦公室裡,他小心翼翼地將整理好的各類報表遞交給上級主管領導,並耐心地解答著他們提出的關於數據來源、統計方法等諸多問題,嚴謹細致的態度讓在場的主管勞資統計的領導不禁點頭稱讚。最後,在行業統計評比中,又取得了第一名。
忙碌的日子總是過得飛快,一晃就到了1月28日,山娃順利完成了所有任務,帶著些許疲憊卻又滿是充實感,踏上了返回興隆縣的歸途。
一路上,望著車窗外逐漸熟悉的景致,他的心中思緒萬千,既有對考試結果的忐忑期待,又有對這幾日忙碌奔波的感慨回味,而更多的,則是對未來生活、學習與工作的無限憧憬。
春節快到了,山娃放了年假,帶著妻子劉榮榮和女兒小美美一起,於1982年2月19日除夕,趕回了半壁山農家小院,一進家門,就看見大妹妹和二妹妹都回來了,忙著做除夕下午的年夜飯。二弟小生也放寒假回到了家中,正在忙著做寒假作業。
小妹妹小可忙把小侄女美美抱過去,去西屋讓媽媽看看她的大孫女回來了,就高興地對媽媽喊道:
“媽媽!你看誰回來了?你大孫女兒回家過年,看奶奶來了。”
“是嗎?來!讓奶奶好好看看,是小美美回來了呀!叫奶奶!”山娃媽一臉興衝衝的,眨著雙眸高興地說道。
“奶奶!奶奶!吃糖吧!我有棒棒糖。”小美美忽閃著大眼睛,奶聲奶氣的說道。隨手遞給了奶奶自己正吃的棒棒糖。
“哈哈哈!奶奶不吃!你自己快吃吧!”奶奶下地一邊把小美美抱到了炕上,一邊哈哈大笑著,看著大孫女小美美回答。
這時,隻見山娃把買的年貨,放在了西屋板櫃上,由提包裡掏出一條方格毛圍巾,快步走進西屋,讓媽媽圍上試試,看看好不好看。媽媽接過去,對折疊成了三角形,蒙在了頭頂上,兩角係在了下顎打了一個節,隨即照了照鏡子,嘿嘿的笑著連聲說:
“嘿嘿!好看!好看!還挺暖和啊!不錯不錯!”
“是挺好看!,誰給媽媽挑選的呀?準是我大嫂給選的樣子吧?”小可隨聲附和著大聲問道。
“哈哈哈!舍我其誰也!你大哥會挑選樣式嗎?”劉榮榮一邊在廚房和兩個小姑子忙乎著做菜,一邊衝著西屋小可,哈哈大笑著回答道。
山娃看到媽媽很正常沒有犯病,彆提多高興了。大年三十除夕,趙家小院歡聲笑語,就像一群小燕子,又飛回來了,嘰嘰喳喳的好不熱鬨。隻可惜,父親趙明和老弟小三寶,遠在大東北,過年沒有回家來團聚,山娃的心裡,總有點酸楚楚的難過和遺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除夕的下午年夜飯,一家八口人,就在其樂融融的,吃著豐盛的菜肴和大米飯中度過的,這也是很難得的一次大聚會,老少三輩兒,過了一個快快樂樂的春節。
正月初三,山娃帶著妻子抱著女兒,一起去姥姥家給姥姥和二舅家和老舅家拜年,姥姥和舅舅們見到了山娃和劉榮榮還有小美美,都高興地合不攏嘴。
山娃和姥姥和二舅彙報了,妻子劉榮榮已經去興隆縣,學縫紉加工技術半年了,基本上會做衣服了。每月現在也能掙到幾十元的工資了。姥姥高興地都笑出了眼淚,她一邊擦著眼角的淚花兒,一邊抽著旱煙,一臉高興地表情,激動的說:
“好啊!好啊!多虧山娃你呀!照顧你媽,又照顧這個家啊!要是你不調回來,你媽媽早就該埋上了!唉。。。。。。”
她說著說著,老淚橫流,潸然淚下。二舅和二舅媽都上前勸著姥姥,二舅媽閃著雙眸安慰她說:
“大過年的,哭天抹淚的不好!現在山娃調回來了,我三姐病也好多了,外甥媳婦也會紮服裝了,不是挺好嗎?應該高興啊!”
她說著就把劉榮榮讓到了她和二舅住的隔壁房間,從板櫃裡找出了一塊天藍色滌卡布料,遞給了外甥媳婦劉榮榮說:
“這是我春節前買的一塊布料,正好想做一件上衣褂子套棉襖穿,你給我量量尺寸,趁著現在有空,我家裡有縫紉機,就是不會做,你給我做一件衣服吧!考考你,練習練習,看看你的縫紉技術咋樣啊?我也順便跟你學學!嘿嘿嘿!”
她一邊嘿嘿的笑著說道,一邊把縫紉機挪了出來,又拿出了量衣服的皮尺、畫粉和剪刀,讓劉榮榮走馬上任的,當起了裁縫師傅。
劉榮榮聽了,頓時來了興趣,雖然學徒半年了,她還真沒有做過整件的服裝呢,就笑嗬嗬的說:
“嗬嗬!那我可就獻醜了!如果做壞了,可彆埋怨我啊!”
“沒關係!你就大膽的做吧!做壞了就當練手了。”二舅媽一臉滿不在乎的說道。
劉榮榮真的就拉開了架勢,拿著皮尺,給二舅媽測量了身長、袖長、領圍、胸圍、袖籠、袖口、下擺的尺寸大小,一一記在了紙上,然後把布料展開在了板櫃麵上,用畫粉和尺子畫出了前身、後身、兩隻袖子和衣領等,然後再用剪刀按照畫粉痕跡逐一裁剪好了。
二舅媽就在旁邊,像個學徒工似的,靜靜的觀摩著、目不轉睛的注視著,有時,還指指點點的問著劉榮榮,劉榮榮一邊乾著,一邊耐心的解釋著。。。。。。
劉榮榮裁剪好了之後,坐在了縫紉機旁邊,穿針引線,腳踏縫紉機,“哢哢!哢哢!”的紮了起來。她整整用了一天的功夫,總算是把衣服縫製完成了,但是,在上領子時,卻怎麼也縫製不合適,歪歪扭扭的不知拆了多少回,縫了拆、拆了縫,縫了又拆、拆了又縫,卻怎麼也合不攏。她著急得滿頭是汗,但就是紮不上。她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長歎了一聲,一臉無奈的蹙著雙眸說:
“唉!。。。。。。不行不行!就是領子我安裝縫製不上啊!本想今天讓您穿上,這下真讓您失望了,對不起了。我拿回去找師傅給您上好了領子,再給您捎回來。”
就在這時,山娃領著女兒小美美和二舅也從姥姥屋裡出來,走了進來。山娃的二舅看到外甥媳婦非常尷尬的樣子,就擰著雙眸,半開玩笑的說:
“哈哈哈!這回可要包賠布料吧!看起來技術還是不過關呢!剛剛學習了半年,已經不簡單了。春節過後,回去了還得好好再學學,練習練習吧!熟中生巧啊!”
晚上在姥姥和二舅家吃過了晚飯,劉榮榮把二舅媽的半成品上衣服裝用報紙包好,拿在手裡。山娃抱著小美美一起告辭後,離開了姥姥和二舅家,返回了趙家小院。
山娃和妻子帶著女兒小美美,又在家呆了幾天,到了2月27日,告彆了媽媽、姊妹們,返回了興隆縣城張錦程的出租房那個家裡。半壁山趙家小院的姊妹們,又像小燕子一樣,飛出了燕巢,一個個的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和學習崗位。
山娃春節過後,上班不久,在1985年3月1日,去興隆縣電大工作站查閱了自己第五學期電大期末考試的分數:古代漢語75.5分、文學概論78分、現代漢語82.5分和現代文學91分。山娃順利的通過了各科考試,考試成績都很不錯。
他高興地又領取了,提前預定的新書《當代文學》和錄音磁帶。古代漢語和文學概論已經結業,就差現在漢語和現代文學兩科再加上當代文學,第六學期,也就是最後一個學期,三科期末考試通過了,三年業餘電大中文專業兩年製的大專就畢業了。
喜歡兩代人的愛情請大家收藏:()兩代人的愛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