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興山城大酒店燈火通明,霓虹燈在夜空中閃爍,宛如繁星點綴。酒店包間內,十人台的餐桌座無虛席,大家把酒言歡,氣氛相當熱烈。
曹廠長站起身來,目光真誠地環視眾人,率先發言道:
“在這裡,我要衷心感謝省製鞋科研所的領導,感謝你們幫扶我們開發設計雪地靴、拖鞋和仿革涼鞋;也要感謝光明鞋廠的駐廠員們,不辭辛苦地幫我們理順了出口布鞋的加工生產。沒有你們的幫助,我們廠很難走到今天!”
說完,他高高舉起酒杯,大家紛紛響應,共同舉杯,頻頻飲酒,品嘗著美味佳肴。歡聲笑語在宴會廳中回蕩,直到深夜,答謝晚宴才在一片歡樂祥和的氛圍中結束。
第二天,送走了省製鞋科研所的領導和光明布鞋廠的駐廠員後,曹廠長立刻召集承包集團擴大會議,各科室的中層領導也悉數參加。會議室內,氣氛嚴肅而緊張,大家圍坐在會議桌旁,認真聆聽曹廠長的講話。
曹廠長神情莊重地總結道:
“自從承包以來,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存在不少問題。現在,請大家暢所欲言,討論一下,下一階段的生產計劃,以及解決現存問題的辦法。不過,我最想重點研討的,還是如何對全塑涼鞋進行更新換代,推出更具競爭力的新產品。”
一時間,會議室裡議論紛紛,大家各抒己見,爭論聲此起彼伏。有人提議引進新技術,有人主張采用新材質,還有人建議參考國外流行款式。在激烈的爭論中,大家最終達成一致意見:
去市場考察,尋找新式樣、新材質、新工藝,且適合塑料廠加工生產的新產品涼鞋。
散會之後,正值盛夏,街上行人大多穿著涼鞋,這正是考察市場的好時機。曹廠長帶著第一副廠長趙山娃和主管技術設計的副廠長王知青,踏上了前往北京、上海、杭州、溫州、潮州、泉州等地的考察之旅。
每到一座城市,他們都穿梭在大街小巷的鞋店中,仔細觀察每一款涼鞋的設計、材質和工藝。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問,一路買,收集了不少樣品。到了溫州鞋城,他們更是興奮不已,精心挑選,買了一提包各式各樣的涼鞋樣品。
然而,在眾多樣品中,真正獨具特色、能讓他們眼前一亮的卻很少。高檔的大多是皮涼鞋,低檔的依舊以全塑涼鞋為主,還有一般化的仿革涼鞋、仿皮涼鞋、網眼涼鞋,以及老年穿的布鞋,這些都難以滿足曹廠長對新產品的期待。
在返程的火車上,曹廠長依然不死心。他在車廂裡來回走動,目光緊緊盯著旅客腳上穿的涼鞋。有時,他專注的眼神引起了男旅客的警覺,誤以為他心懷不軌,是想騙人或搶劫,曹廠長不得不耐心地反複解釋,好一番折騰才消除誤會;有時,女顧客則用驚異的目光盯著他,竊竊私語,懷疑他有不良企圖,甚至將他當成耍流氓的怪人。麵對這些誤解和議論,曹廠長充耳不聞,依然執著地尋找著理想中的新款式涼鞋。
他還讓王知青和山娃也加入到尋找的行列之中。他們在行進的車廂裡來回穿梭,就像丟了什麼寶物一樣,尋找著、探尋著、申請專注的盯著每個旅客腳下。
突然,曹廠長眼前一亮,在車廂的一個角落裡,發現一位五十左右歲的中年人腳下穿著一雙獨特的男士涼鞋:銀灰色的仿革鞋麵,帶著細小的疙瘩紋路,腳背上盤帶呈叉子型,前後空的設計,踩著輕柔的橡塑發泡鞋底,時尚又新穎,美觀又大方。曹廠長連忙快步走過去,臉上帶著禮貌的微笑,問道:
“同誌!您好!您這雙涼鞋是從哪裡買的?多少錢一雙啊?”
那位中年人一臉驚愕地看著曹廠長,警惕地眨了眨眼睛,反問道:
“怎麼啦?有啥問題嗎?”
曹廠長連忙解釋:
“沒有沒有!您彆誤會,我是生產涼鞋的廠長,看您穿的這雙涼鞋很特殊,好奇地向您谘詢一下。”
中年人這才放鬆下來,說道:
“奧!原來是這樣啊,我是在北京前門大柵欄涼鞋專賣店買的,見到很多人都在搶購,我也買了一雙,昨天剛穿上,很美觀大氣,舒服便宜,每雙鞋10元錢。”
曹廠長眼中滿是欣喜,繼續懇切地說:
“能不能脫下來,讓我再仔細地瞧一瞧?”
中年人遲疑了一下,最終還是脫下一隻鞋遞給了曹廠長,嘴裡嘟囔著:
“不就是一雙鞋子嘛!有啥好看的?那你就看吧看吧,隨便看!”
曹廠長如獲至寶,立刻喊來王知青和山娃。王知青熟練地拿起照相機,“哢嚓哢嚓”地對著涼鞋拍了好幾張照片,還特意對準商標和出廠地址,拍了一張放大特寫。
曹廠長一邊把鞋還給中年人,一邊連連道謝。回到座位後,他難掩激動地問王知青和山娃說:
“你倆感覺這雙涼鞋怎麼樣?是不是既大眾化,又很有特點呢?”
兩人連連點頭,王知青一臉認真的,仔細端詳後說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確實不錯!新穎彆致,美觀大方,鞋底是橡塑發泡片的,帶著坡跟,輕柔舒適,銀灰色鞋幫,小疙瘩紋路,兩個盤帶交叉,鞋幫和一層包麵革的堂底縫合在一起,然後再和橡塑發泡坡跟鞋底冷粘在一起,工藝也不算太複雜,很適合我們生產。”
王知青看了看商標,補充道:
“這是步雲牌的,產地是北京市百善鄉牛房圈村步雲鞋廠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