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穆格對魔力的渴望,人們常常會聯想到它們的源頭——傳說中的池。
那裡沒有白天黑夜,沒有春夏秋冬,有的隻是一群不斷衝擊著看不見的壁障,向現世挖掘的魚。
池中的魚渴望著魔力,就像動物執著於繁衍。
大自然本身有著它獨特的構造,這種構造在事物出現的同時被確定下來,成為難以計數的種種規則,法則。
自然會因為各種原因受到激化,發生改變,與此同時又不斷向著某種平衡發展。
水的流動會受到地形,重力的影響,也會向著鹽濃度更高的地方運動。
對於魚而言,人世便是到處都是鹽的地方,這裡魔力充沛,或者說,存在著魔力充沛的活性載體。仟千仦哾
正因為魚是魚,才會渴求魔力。
借由對魔力的渴望,它們成為了自己,並且永遠在這條瘋狂的道路上求索。
那麼,是魚對魔力的執著影響了正常人的心智,把它們改造成了病態的穆格?
很多蒼藍魔法的研究者都認為是這樣,並將之寫在教科書上,被人們視作真理到處傳播。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加直接的原因。
穆格是人類的近親,它們想要魔力,更多的還是因為它們的先祖是人類,是蒼藍魔法使。
失去了魔力的魔法使。
穆格和魚是不一樣的,它們從未去過洛克裡斯,更彆說什麼池子了,它們是生存於世間的潮汐幸存者,不合時宜的扭曲造物,神級蒼藍魔法使卡羅的登神材料以及奴隸。
經過改造的穆格並非自然界正常孕育出來的生命,它們是殘缺的,不完整的,連它們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會如此地渴望魔力。
曾幾何時,它們的祖先確實操縱過蒼藍魔力,這是它們與生俱來的東西,擁有是正常的事情,沒有才顯得奇怪,是異類。
如果說,過往的記憶通過某種生物學難以解釋的神秘方式,一路傳承了下來……
這些失落的魔法使們隻是想找回,自己曾經遺落的東西。
它們沒有身而為人的尊嚴,沒有人類的倫理道德,也沒有一個完整統一的穩定社會框架。
拋開這一切後,穆格們唯一還記得的,就是那份與生俱來的天賜之物,蒼藍魔力。
話雖如此,渴望並不能換來真正的魔力,無論怎樣追尋,一度失去的魔力也不會回來。
穆格是野獸。
略微有些智慧的野獸,斷然無法像人類那樣,掌握這份奇跡般瑰麗的致命力量。
魔法是想象力的具體產物。
它們成為不了人。
它們無法想象。
地麵上被感染者,隻是些精神出現病變的異人,連這些人都無法回歸到正常人類的生活當中,更彆說連肉體都被改造的穆格了。
短短數代的繁衍,再加上環境的影響,就讓人變成了非人。
事到如今,穆格唯一保留下來的人性,便是那份對魔力的盲目渴望。
穆格,就像是迷了路的孩子,邁著蹣跚的步伐盲目地向前走,想要找到自己的家。
然而……
它們永遠找不到自己的家了。
在這個萬事萬物都以人的意誌為基準,被人劃定出各式各樣概念和範疇的世界,魔力和陽光是與穆格不相稱的東西。
這種渴求必然會招致毀滅。
作為“工具”被設計出來的族裔,最後也會如同損壞的工具那般消亡,淪為史書尾頁上寥寥幾行小字。
最終,人的曆史將成為某種描述“統治”和“正統”的記錄,而“正統”,總是對那些曖昧不清的“迫害”與“受難”不置一詞,保持沉默。
這也沒什麼奇怪的……
作為殘次品的穆格反抗人類統治,它們既是迫害者,又是受難者,它們可憐,並且罪惡,而罪惡……終將被正義製裁。
這個世界上存在著那樣多的罪惡,同時也遍布著各式各樣的正義,它們負責裁決,懲戒,並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出現。
它會是強者的鐵錘。
同樣也可以是弱者自焚的火焰——
被火焚燒過的焦黑森林中,濃煙彌漫,殘存的火星在樹梢上躍動。
地麵上覆蓋著被燒斷的斷枝和灰燼,空氣中充斥各種嗆人的顆粒。
穆格的獨特身體結構使得它們很難適應地上乾燥的環境,更不要說剛剛燒過林火的地方了。
經久不散的煙霧會損害呼吸係統和發聲器官,並引起身體的各種異常反應,這對穆格來說可能是致命的。
即使環境如此糟糕,仍舊無法抵擋穆格們的熱情,它們站在樹林底下,摩肩接踵,仰頭看著上方。
一棵焦黑的枯木之上,多蘿西腳踩著樹頂的纖細枝條,空洞雙目向下俯瞰。
她在確認穆格的數量。
即使五感出現嚴重的損傷,現在的多蘿西也能憑借魔力定位敵人的位置,確認地形。
超負荷的魔力燃燒帶來了全新的感知網絡,幾乎讓她有種無所不能的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