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亞瑟在【洛山達】製造混亂、培植勢力、編織陰謀的同一時間——
離開【白玉七】文明範圍的【介質區】。
恒星係間無序區域,物質能量稀薄,永恒黯淡。
空洞。
虛無。
話雖如此,也不是完全空無一物。
虛空中飄浮著巨大的類行星實體,無規則遊蕩。
被卡塔茲文化圈稱為“流放地”,擁有星體等級的“大小”的非星體,【阿索塔亞】。
所謂“流放地”,指的是功能作用,不是其本身所擁有的屬性。
卡塔茲人踏出母星大氣層之後,血係氏族依舊作為社群組織形式,經曆漫長時間演變、自適應過程,長久存續。
血係,指的是由血緣關係固定下來的世襲承替,以母係主枝為脈絡,母死女繼。
皇親國戚之後,四體不勤者,高官厚祿,終身聲色犬馬。販夫走卒之後,引車販漿者,不名一文,災年易子而食。
先進的技術成為了階級統治的工具,那段時期,貴族掌握著技術革命帶來的實質性暴力。
同為血係後裔,有滿腦肥腸的俗物,也有雄才大略的俊才。後者清楚社會失衡會帶來怎樣的後果,並為此積極行動,一邊動用暴力維持基本盤,一邊編織種種政策製度,軟硬兼施,維護自身階級利益。
政策中的一項,是關於“流放”的。
頻繁動用暴力,實在低劣,降低勞動效率不說,還會造成人口負增長。對能籠絡的人進行籠絡,建立過渡階級,引導社群將該階級作為目的,增加積極性。對無法籠絡的人,要麼排除,要麼流放。
不一律處死流放者,是為了給剩下的樹立反麵榜樣,全天記錄即時錄製,讓牲畜時時刻刻看到,逆反血係貴族的愚蠢之人,會有何等淒慘下場,引以為戒。
往後,不僅是威脅階級統治之人,犯罪者、其他種族,乃至不是活物的廢料、危險物,一並納入流放刑的對象中。
數百年間,大量雜七雜八的人事物被送往流放地【阿索塔亞】,久而久之,它成為了【白玉七】最特殊的罪人聚居地,域外垃圾星。
近代,理念派閥橫空出世,以壓倒性力量橫掃包括血係在內的社會組織形式,獨尊於一鼎。至此,流放刑已然滲入文明方方麵麵,成為各地文化習俗的一部分,失去作為血係階級統治工具的性質後,仍保留著它刑罰的一麵。
甚至於,關於流放地生態的記錄傳統,一同保留了下來。觀賞罪人及其後代的生態,成為卡塔茲社會一種特彆的娛樂方式。
以上是聚居地【阿索塔亞】流放地的由來,以及它的功能屬性。
至於它的本身屬性……
【阿索塔亞】的存在曆史無法考究,沒有誰知道它是怎麼流落到【介質層】的。
外形近似蟹爪,表層腐爛形成天然的阻隔層,數千米類似腐殖質的物質代替大氣層,抵擋住來自宇宙太空的有害射線。
蟹爪內部源源不絕散發熱量,表層溫度接近卡塔茲體溫,與宜居星球相近。
單從生存環境來看,勉強還算可以。
真正帶來困擾的,還是蟹爪的特殊結構。
表層覆蓋的灰綠色腐殖質鬆動如泥土,直接與絕對零度的宇宙太空相接觸。
想要正常生活,必須像螞蟻那樣挖穿土層,建造洞穴。
腐殖質最底層下,是蟹爪的真正外殼形體,殼的堅韌程度超過所有的已知金屬,很好地說明了它能長久存在的理由。
最開始被流放過來的罪人和獄卒,攜帶有少量的種子、牲畜。
它們挖穿腐殖質,建造通道,樹立支柱防止坍塌,進入到【阿索塔亞】內層,從零開始建造生存所需的一切,當原始穴居人。
生存所需全部來自地熱能,蟹爪整體持續散發熱量,如同被腐殖質包裹的小型恒星。
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文明程度第一代還好,後麵迅速倒退,認知與卡塔茲文明圈主體脫節,退回到鬆散的部落製,小股小股分散,由年長有威望的人共同統治,連個首領人物都沒有。
罪人的後代,不再算是卡塔茲現代文明人。
新來的囚犯被同化,淪為愚昧無知大集體的一員。
此外,蟹爪適合生存的區域不算多,由於其形態特殊,各地區重力不均勻,隻有中間段比較適宜。
能保證最低限度的生存。
僅此而已。
“唔……”
【阿索塔亞】某處。
腐殖質被揭開清除,留出大片空曠的地段。
這裡原先是一座75人規模的卡塔茲部落。
自從某人到來以後,再沒有作為部落而存在過。
火場。
熊熊烈火,沒有濃煙,沒有塵埃。
金色火焰持續燃燒,在原先洞穴的基礎上擴展數十倍空間。
原址——為什麼是原址?當然是原先的被毀掉了才叫原址——上空,一道修長勻稱身影懸空盤坐,雙目微闔,雙手結印。
周遭火焰正是從他身上綻放延伸,火舌時不時潑灑向四麵八方,毫無規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