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隸貿易”
這個詞用在異種族間,稍微有點不準確。
人類內部,奴隸主通過對其他族裔的奴役,積累得到大量物質財富,有更多時間去享受生命。
奴役
可以理解為是一種極端不對等的雇傭形式。
奴隸主對奴隸有生殺予奪的權力,同時仰賴其勞動而生存,有被推翻的潛在風險。
兩者緊密聯係,均為奴隸製度的組成部分。
至於馬牛羊雞狗豬之流,通常被視為牲畜。
無論哪種社會製度,都不會把牲畜算作社會成員。
人不奴役牲畜。
人養殖牲畜。
畜牧
異種族之間,沒有“奴役”的說法。
人畜異族。
人通過畜牧獲得產品,把產品加工處理。
血肉用來吃。
油脂可作為燃料。
骨頭皮毛能製成種種用品。
古來如此,沒有疑問。
【幻滝】與【卡塔茲】,正是異族關係。
養殖、采摘、擷取。
幻滝的智能很出色。
作為數量稀少的流浪者,沒有統治全體卡塔茲所必需的武力,打不過血係氏族、理念派閥。
而它們,就無比清楚這一點,進而收窄了養殖對象的範圍,精確到【阿索塔亞】的罪犯。
“……”
循著死去幻滝的記憶,多米跨越漫長距離,來到它們養殖卡塔茲的地方。
當地土著稱之為“大坑”。
腐殖質內部,由於特殊的化學反應,大小洞窟形成無以計數的通道,溶液從上層流向下層,部分水汽又蒸騰回到上層。
“大坑”和通道不同,是卡塔茲移居之前業已存在的場所。
神屍之上,深刻傷口貫穿。
數十條地下河流淌而過,岸上遍布著茂密的熒光菌類,河在中心位置交彙。
水流斜斜滑入近乎垂直矗立的環形峭壁,注進深不見底的巨大深坑。
仔細看去,卡塔茲的屍骸與菌類不分彼此,融入到峭壁當中,難以分辨原本的形體。
熒光色彩東一塊西一塊,點綴在瀑布以外的岩壁上。
它們從岩石的罅隙中滲出,被水流切割成無數支離破碎的彩色小塊,散發出令人絕倒的氣味。
屍臭?
不不不,那是經過微生物發酵,菌類吸食,經過漫長時間醞釀而出的混合氣體。
頂尖的美食,光是讓人聞到味道,就能不由自主地想到種種食材。大坑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如此。
多米微微皺起眉毛。
他不喜歡這種極具侵略性的味道。
尋常生物在此地呆上個一時半刻,絕對會被活活熏死。
本地土著從不主動來“大坑”,然而,坑內屍體密密麻麻,難以計數,原因隻有一個:
是幻滝強行帶過來的。
要蹂躪犯人及其後代,實在簡單不過。
分布在【白玉七】各大行星的犯人姑且不論。
這些淪落到【阿索塔亞】的可憐蟲們,已經失去基本人權,遭到低容忍度的冷漠社群徹底拋棄。
流放者不在文明羽翼庇護下,由派閥明碼標價售賣,下場無比淒慘。
“……會動的?”
“居然還能動?”
察覺到異樣,多米閃身來到一處灰白屍骸菌類黏著物前。
扭曲不成形模樣,半邊腦袋露出在外,殘缺手臂向外伸出,極端怪異。
手在不自覺地顫動。
“長得真醜。”
多米一本正經對屍骸發表評論,隨手揮開瘴氣。
“沒有怨靈聚集,沒有思念殘留,這塊早就已經采掘完了。”
會動,不過是受到菌類吞食後,肉體殘缺神經作出的單調反應。
仿佛沒有自我意識的風滾草,在風中輾轉騰挪。
幻滝不需要卡塔茲的肉體,利用菌類將其固定在崖壁上,任由蘑菇們享受。
作為特殊的精神生命,末端感受到的東西,本體亦會有所體驗。
與其說【阿索塔亞】的幻滝是流浪者,不如說是本體分散在外的器官。
器官依照本能,追逐他者的情感差,將峰值與穀值間的差距連同它們的記憶掠奪一空。
幻滝,是遊蕩的空殼。
情感差異,即是幻滝維持生命的必需品。
為了追求更多、更頻繁、巨大的落差,它們儘量讓卡塔茲維持生命,在承受極端情緒變化洪流的同時繼續活著。
嚴格意義上來說,落入大坑的卡塔茲,就比它們爛在類行星各處的同胞更加長壽,更加的……豐富多彩。
繼續向下飛行。
所過之處,琉璃淨火燃儘一切不潔的事物,茫茫水蒸氣騰起,白色充斥視野。
瘴氣一掃而空,多米臉上流露出愉悅笑意。
神清氣爽。
如果在所有智慧生物中間劃道杠,一半是對他者相對友好的,另一半有侵略性。
願人神出身,聆聽眾生願,經曆救世失敗苦痛,多米無疑可以劃入前者的部類。
在這方麵,師尊琉璃聖火無極明淨真君,曾給他帶來不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