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天總是亮的遲一些。
淩晨五點,天還墨著,洪星食堂的燈已經全亮了。
窗戶上蒙著厚厚的水汽,裡頭人頭湧動。
平時這個點,食堂應該空無一人,今天,所有在揚市的兄弟全員到齊,長條桌擠得滿滿當當。
連空氣都燥了幾分。
打飯窗口後麵,畫風也與平日不同。
十二個打扮時髦的姑娘在灶台前忙活,正是黑寡婦軍團,洪星十三妹。
個個盤靚條順,這會都挽著袖子,手上沾著麵粉。
“包子!剛出籠的肉包子管夠!”
“油條炸好了,兄弟們多吃點!”
“豆漿,熱的!每人都有!”
“快點,米粉和麵出鍋了,自己加澆頭。”
何欣帶著小蜜蜂吆喝,嗓子有點油。
她們昨晚接到消息後就沒睡覺。
上不了前線還不能做後勤嗎?
古代打仗前都知道要吃頓好的,鼓舞鼓舞士氣。
姑娘們自發行動,淩晨兩點就趕到食堂開始忙活。
和麵、調餡、熬粥...
務必讓兄弟們出征前的早飯,吃得舒坦。
連虎獨占一張條凳,麵前放了五個大海碗。
兩碗麵條,兩碗餛飩,還有個碗裡堆著四五個肉包子。
舒倪推著移動餐車走過來,又給他塞了兩個茶葉蛋:
“虎哥,多吃點,去了吳市才有力氣砍。”
連虎嘴裡塞得鼓鼓囊囊,忙點頭:“好,再來兩雞腿!吃飽了就去砍!”
其他兄弟也大多如此,筷子扒拉的飛快。
這可不是普通的早餐,這是戰飯,不能辜負女兄弟的心意!
祝州也早早來了,默默給兄弟們盛粥。
留守的兄弟沒一個去打飯,他們分散著坐在今天要出發的兄弟身邊,嘴裡說著俏皮的笑話。
“到了吳市彆慫啊!”
“多吃點,不然拿不動刀!”
隻是細心看就能發現,留守人員手裡的煙一根接一根,壓根不像表現出的輕鬆。
很快,最後一個兄弟撂下筷子,食堂突然安靜下來。
眾人齊身,安靜的列隊,連虎走到隊伍最前麵。
眼看要踏出食堂的門。
祝州突然跳到桌子上,大喊,
“兄弟們,”
“彆的廢話不多說,就一句!”
“都他媽給老子全須全尾回來!一個都不能少!”
“家裡的酒,給你們溫著!”
“聽見沒有!”
“聽見了!”五十多人齊聲低吼。
連虎頭也沒回,踏出食堂,背對著眾人揮了揮手:
“走,接阿炳回家!”
......
揚市機場,晨,六點半。
天光勉強撕開雲層,航站樓裡坐著零星的趕早班機的乘客。
兩輛不起眼的大巴停在出發層。
車門打開,下來的人讓趕路的人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怎麼形容呢,這幫人打扮得那叫個五花八門。
有穿著洗得發白的襖子,手裡拎著蛇皮袋,看著像是要去外地打工的農民工。
有套著西裝、夾著包,一副社畜樣的白領。
還有的穿著冬季校服,戴著眼鏡,看著像去參加競賽的學生娃。
這麼一群人為什麼會從一輛車上下來?Why?
怪異的一批!
航站樓門口,幾個趕早班機的小年輕湊在一起啃漢堡,不小心擋了這群人的路。
一個穿著棉襖、臉上帶著憨笑的漢子拍了拍年輕人的肩:“兄弟,借過。”
小年輕嬉皮笑臉的,不是很想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