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不,我的脾氣還好啦。你二叔的脾氣有時候真的是讓人難以忍受啊!”二嬸很強勢地說道,她的語氣中透露出對二叔脾氣的極度不滿,仿佛這是一個無可爭議的事實。然而,她那過於強硬的態度卻讓人不禁對她的話產生一絲懷疑。
我微笑著看著二嬸,輕聲解釋道:“二嬸,從您的角度來看,可能確實是這樣。但如果從客觀的標準來評判,二叔的脾氣其實屬於正常範圍哦。”我儘量用溫和的語氣表達自己的觀點,希望能夠緩解二嬸的情緒。
二嬸顯然對我的說法並不太信服,她皺起眉頭,反駁道:“是嗎?可我還是覺得他脾氣不好啊。而且那孩子的脾氣也很暴躁,我一直都說,孩子脾氣不好隨他爸。”她的話語中帶著些許無奈和抱怨,似乎對二叔和孩子的脾氣都感到十分困擾。
我點點頭,表示理解二嬸的想法,然後繼續說道:“孩子脾氣暴躁,通常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他覺得彆人無法理解自己,另一種則是他對當前的狀況感到深深的無力和迷茫。”我停頓了一下,觀察著二嬸的反應,接著說:“也許我們可以試著多和孩子溝通,了解他內心的真實想法,這樣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嬸若有所思地看著我,似乎在思考我說的話。過了一會兒,她突然說道:“對呀,就是這樣!玖言在我和他交流的時候,他總是覺得我不能理解他,所以才會發脾氣。”
“沒錯,我們通常不會對一個理解自己、自己信任的人發脾氣。”童伴稚微笑著說道,他的聲音溫和而堅定,“因為在這樣的人麵前,我們會感到無比的安全和舒適,仿佛可以放下所有的防備和偽裝。”
二嬸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似乎對童伴稚的話深有感觸。“原來是這樣啊……”她喃喃自語道,“其實我也很理解他的,隻是可能有時候表達方式不太對。”
童伴稚連忙擺手,“二嬸,您彆這麼說。您自己的孩子,您怎麼可能不理解呢?隻是我們不能僅僅把這種理解停留在我們主觀意識之上,或者說是口頭之上。”他頓了頓,繼續說道,“我們要把自己對於孩子的理解,真正地落實到日常的行動中去。”
儘管童伴稚的這些言論並不完全符合邏輯,但其中卻透露出一種濃厚的商業邏輯。他的話語中似乎隱藏著某種深意,讓人不禁想要深入探究。
二嬸顯然被童伴稚的話所觸動,她急切地問道:“你說的也有道理啊,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你要用實際行動向他證明,你對他是完全信任的。青春期的孩子們,內心往往都非常敏感,如果你表現出過於強烈的反差,反而會讓他感到精神高度緊張,這樣一來,不僅無法贏得他的信任,甚至還可能適得其反。”童伴稚一邊回憶著自己曾經學習過的相關知識,一邊詳細地解釋道,“其實呢,當你第一次阻止孩子打電子遊戲時,他心裡應該就已經明白自己的這種行為是不正確的。可既然如此,他為什麼還是無法戒掉這個習慣呢?這其中的原因就在於,電子遊戲能夠給他帶來一種精神上的愉悅感。每當你告訴他不能再打電子遊戲時,他都會在心裡默默地反思自己。畢竟,那可是他所喜歡的事物啊,可為什麼父母卻偏偏不允許他去做呢?這種矛盾的心理會讓孩子感到十分愁苦和煩悶。而人天生就有一種追求快樂的潛意識,當他的煩惱無處宣泄時,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通過打一局電子遊戲來緩解一下情緒。”童伴稚說完後,二嬸恍然大悟道:“哦,原來是這樣啊!”
“其實,孩子玩電子遊戲,並非真正的快樂之源。畢竟,真正的快樂,應當是得到祝福的那種。就如同孩子在未獲得父母許可的情況下,於虛擬世界中所體驗到的快樂,不過是一種虛假的快樂與愉悅罷了。”童伴稚感慨地說道。
二嬸深表讚同,回應道:“是啊,得不到祝福的幸福,又怎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幸福呢?”
童伴稚接著說:“此外,根據我們的了解和觀察,那些熱衷於打電子遊戲的孩子,在生活中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他們極易感到迷茫。而且,他們往往缺乏堅定的意誌力。”
“確實如此啊!”二嬸深表讚同地附和道,“他們在學習的時候,意誌力簡直太不堅定了,稍微一不注意,就會走神呢。”童伴稚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然後繼續追問道:“二嬸,那您知不知道哪種類型的孩子最容易陷入迷茫呢?”
二嬸稍稍思考了一下,回答道:“依我看啊,那些喜歡玩電子遊戲的孩子最容易迷茫了。”然而,這個答案顯然並不是童伴稚所期望的引導方向。
童伴稚連忙解釋道:“嗯,對。可能是我的問題問得太寬泛了。那我再具體一點問吧,您覺得接受什麼樣教育的孩子,會更容易陷入迷茫呢?”
二嬸被這個問題難住了,她猶豫了一下,然後撓了撓頭說:“這個嘛,我還真沒有仔細思考過呢。不過,我想應該是那些父母沒有好好教養的孩子,更容易感到迷茫吧。”
“二嬸,您看啊,這裡麵其實存在一個挺有趣的現象。那些有一定教養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反而更容易感到迷茫呢。這類父母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特彆喜歡好為人師,總是喜歡對孩子指手畫腳,告訴他們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然而,這些父母往往隻知道正確的價值觀,卻並不清楚具體的方法論。
比如說,他們會告訴孩子要有禮貌、要誠實、要努力學習等等,這些當然都是非常正確的價值觀。但是,當孩子真正遇到問題時,比如在學校裡被同學欺負了,或者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這些父母卻無法給予他們具體的指導和建議,告訴他們應該如何去應對這些情況,如何解決問題。
所以啊,這些孩子雖然被父母灌輸了正確的價值觀,也培養出了強烈的自尊心,但在實際生活中,一旦遇到問題,他們就會感到無所適從,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這就好比是給了他們一把寶劍,卻沒有教他們如何使用一樣。
喜歡天濯黑玫請大家收藏:()天濯黑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