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北緊接著又繼續刷起了下一個視頻,
【一口氣看完大清第一攝政王,多爾袞!
1612年,多爾袞出生於赫圖阿老城,是清太祖14子。
1626年,努爾哈赤,遷都沈陽之後,對明朝發動了寧遠之戰,不料被明軍大炮打中,抑鬱而亡。
同年,三大貝勒擁護皇太極繼位!
多爾袞與其兄阿濟格一同轉為鑲白旗,多爾袞開始參與政治鬥爭。
他通過與皇太極的緊密合作,逐漸獲得了皇太極的信任。
1628年,多爾袞隨其兄皇太極進軍蒙古,大獲全勝。
1631年,大淩河之戰爆發,隻有19歲的多爾袞率軍直達大淩河,親自衝鋒陷陣。
摧毀了關寧鐵騎。
1636年,多爾袞跟隨皇太極率軍出征朝鮮,迫使朝鮮國王逃至南漢山城,並出城投降。
1642年,皇太極以多爾袞等人為帥,對明朝發起了鬆錦之戰。
經過兩年激戰,大敗明軍。
1643年,清太宗皇太極猝死。
由於生前未定繼承人,多爾袞擁立6歲的福臨繼位。
即順治帝。1644年,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攻克京城。
僅用了一個多月,多爾袞就在山海關擊敗李自成。
清軍正式入關,多爾袞強迫順治帝加封自己為攝政王。
多爾袞淩駕於諸王之上。
清軍渡過長江,南京不戰爭而克。
甚至還將皇帝玉璽搬到自己府邸使用。
1650年,正值壯年的多爾袞在塞北狩獵時,不幸墜馬身亡,年僅39歲。
多爾袞死後兩個多月,下令將多爾袞削爵,撤太廟。
掘墓鞭屍,發泄對多爾袞的憎恨。】
大秦位麵。
秦始皇不由搖了搖頭,眼神之中滿是疑惑,
“這多爾袞怎麼不自己登上皇位?偏要立一個六歲的孩子做皇帝!
他不明白彆人的兒子是養不熟嗎?
自己登上皇位,就沒有後麵的被挖出來鞭屍了!”
大漢位麵。
漢武帝眼神之中是難以言喻,
“這多爾袞是不明白,彆人的兒子養不熟嗎?連那孤兒寡母都敢惹,怪不得落到一個鞭屍,挫骨揚灰的下場。
這我要是多爾袞就自己登基算了,哪裡還用得著去扶持一個六歲的孩子?
既然扶持了,那他就要做好臣子的本分,又想當皇帝,然後又扶持侄子。
這不是注定了沒有好下場嗎?”
大明位麵。
朱元璋不禁笑了出來,
“哈哈!這多爾袞殺我明朝那麼多將領,最後被鞭屍,挫骨揚灰!
還真是死有餘辜啊!
這人活該!”
朱標點了點頭,極為讚同。
“他一方麵,又野心想當皇帝。另外一方麵又要扶持自己的侄子。
這本身就是一件極為矛盾的事情,他被鞭屍,挫骨揚灰隻能說是罪有應得。
還有這多爾袞和太後的關係,兒臣感覺兩人之間很是微妙。’
應該是達成了某種協議,否則這多爾袞為什麼會突然改變心意!”
大清位麵。
乾隆帝眼眸閃動,臉上滿是震驚,夾雜著幾分複雜的情緒。
“朕大清的這位攝政王是個及其複雜的人,他幫助了朕的曾祖父福臨登上皇位,一方麵又覬覦王位。
不可否認的是,他輔助了朕的高祖父,打下了如今的萬裡江山。
讓大清得以入關!
他是大清的一大功臣!更是大清的第一權臣!”
和珅附和說道:
“主子爺聖明!攝政王對大清的付出無疑是巨大的!
是他協助皇太極先祖征討蒙古,打敗明軍。
為大清立下了赫赫戰功!陛下為攝政王多爾袞平反是乃明君之舉。
主子爺的這一舉動,讓八旗子弟對您更加臣服!也讓攝政王得以平反昭雪。”
蘇北緊接著又刷起了下一個視頻,
【下落不明的12大鎮國之寶!】
此時古人們紛紛看著遠處的天幕。
春秋戰國時期,
秦孝文王贏稷抬頭仰望著遠處的天幕,
這時候甘茂摸了摸胡須,隨即行禮道:
“大王,依臣看,寶貝當屬於那和氏璧!臣聽聞趙國的國軍有一塊璞玉,渾然天成。
冬暖夏涼,那東西肯定算得上是鎮國寶貝!”
範雎看了一眼甘茂眼底滿是不屑,
“哼,甘茂公所言差矣!
要臣說這世上的寶貝還得是那九鼎,那是大禹鑄造。
那東西象征了可是國家的權力與尊嚴!九鼎當為鎮國之寶!”
贏稷點了點頭,西索片刻說道:
“彩,兩位愛卿所言都對!依本王看,這兩樣寶貝都該是我大秦的東西!”
大秦位麵。
秦始皇看著天幕,眼底流露出一抹興奮,
“李斯,你說,大秦的鎮國之寶又是什麼呢?”
李斯低著頭,隻是思慮片刻,就立即說道:
“回陛下,臣認為大秦的鎮國之寶是陛下修建的萬裡長城,是陛下的地陵,更是陛下手中的寶劍,以及陛下的玉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秦始皇點了點對於李斯的回答很是滿意,
“不錯!這寶貝正是孤手中的東西!鎮國之寶當屬於朕和大秦瑞士所守護的萬裡河山!”
大唐位麵。
李世民看了一眼群臣,悠悠開口道:
“輔機,你說朕大唐的鎮國之寶是什麼?”
長孫無忌想了一下,眼神之中滿是自信的說道:
“啟稟陛下,微臣認為大唐的鎮國之寶是陛下的萬裡江山,還有隨陛下征戰的六匹駿馬!”
李世民看向一旁的房玄齡繼續問道:
“房愛卿,你認為大唐的寶貝又是什麼?”
房玄齡走了幾步,思考一會兒,鄭重的說說道:
“是陛下珍愛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更是陛下坐擁的萬裡江山!”
李世民滿意的點了點頭,轉頭看向一旁的天幕,
“後世華夏的12大鎮國寶貝,不知會不會有朕的寶貝在裡麵呢?”
大明位麵。
謝縉正在奮筆疾書,他抬頭看了一眼天幕,
“傳世寶貝嗎?那大明的《永樂大典》必須上榜,這書包羅萬象,囊括了天文,地理,陰陽,技藝等多方麵的內容。
這本書為後世可謂是及其了華夏上千年的智慧,定能上榜!”
黑衣僧人姚廣孝眼神深沉的看著天幕,
“《永樂大典》必能傳萬世,讓世人都看到我大明的耀耀生輝,繁榮昌盛!
看到我永樂大帝上馬殺敵,下馬治國!”
大清位麵。
乾隆帝看著遠處的天幕,不禁笑出了聲,
“哈哈,這寶貝,寡人可多的是!
和愛卿,這《四庫全書》編寫的怎麼樣了?這寶貝若是出現那可是婢永樂帝的《永樂大典》還要令人震撼!”
和珅行禮鞠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