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北繼續刷起了下一個短視頻,
【封無可封,賞無可賞,唯有殺之!】
大秦位麵,
雲夢澤境內,第四次南巡的始皇帝站在高台上,極目遠眺,遠方的天幕如同一幅巨大的畫卷展現在他的眼前。
然而,當他看清天幕上的文字時,他的眉頭緊緊地皺了起來,滿臉都是難以置信的表情。
“封無可封,賞無可賞?”
始皇帝喃喃自語道,
“此人到底是誰?為何會成為帝王無可封賞的人!這豈不是要逼死功臣嗎?”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憤怒和不解,仿佛對天幕上的內容感到十分震驚。
與此同時,在大漢位麵,
開國皇帝劉邦也同樣身著一襲黑色袞服,站在宮殿的窗前,眯起眼睛凝視著遠處的天幕。
當他看清天幕上的文字時,他的眼皮不禁跳動了一下,心中湧起一種異樣的感覺。
劉邦習慣性地叉著腰,在殿中踱來踱去,心中的不安越來越強烈。
“乃公怎麼覺得,這天幕上所說之人,似乎和乃公有著莫大的牽連!”
他停下腳步,若有所思地說道,“難道此人當真就是大漢的開國功臣不成?”
【陛下的時間不多了,我們也都老了,可他韓信隻有35歲!
韓信:“想好如何殺我了嗎?”
呂後:“我知道皇帝當初給你許下了承諾,不管放下什麼重罪,五種環境不能殺,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光不殺,見銅不殺,見鐵不殺!
韓信,你一生做人太輕狂自大。眼中看不上幾個人,我會讓一群女子將你處死,來人殺!”
封無可封,賞無可賞,唯有殺之。
結合當時局勢,韓信作為漢初最鋒利的劍,他的死是必然,但死因並非是功高蓋主,而是多種元素。
劉邦稱帝立國之後,分封了異姓諸侯王,這些曾經與劉邦並肩戰鬥的諸侯王,卻為了各自的利益,與朝廷關係日益緊張。
釀成了多次叛亂,而韓信被殺與叛亂頻發的曆史背景密不可分,正是在劉邦出關平叛期間,淮陰侯韓信被殺。
根據《史書》記載,韓信被指控與陳豨密謀反叛,呂後和蕭何聲稱韓信與陳豨勾結,意圖在長安叛亂。
而韓信在被貶為淮陰侯後,已無兵權。
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蕭何是韓信的好友。
二人關係密切,在呂後的計劃中,蕭何誘騙韓信入宮。
他為何背叛韓信,劉邦對韓信既依賴又忌憚。
而韓信自身確實軍事才能無人能及,韓信確實最具威脅,哪怕沒有謀反的心,但韓信有謀反的實力。
其他功臣那個也相繼被鏟除。】
在大漢位麵,
漢武帝站在高高的城樓上,極目遠眺,目光穿越層層雲霧,落在遙遠的天幕之上。
他的眼神深邃而凝重,仿佛透過那片天空,看到了曆史的長河在緩緩流淌。
漢武帝心中暗自感歎:
“韓信啊,你可是漢初最大的功臣!你的軍事才華堪稱絕世,無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