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兩個偏房,寬度足夠,長度跟客廳是一樣的。
後麵三個房間,後廳就是庫房,放了稻穀倉庫,還有一些儲存糧食的櫃子。
而前後的差距,從柱子的數量就能看出來。
前廳左右都有五根柱子,後麵的後廳左右隻有三根柱子,這就能看出差距。
而後廳也有左右兩個偏房,靠近廚房的,被改造成了餐廳,放了大長桌,他們一家都能坐下。
另外一邊的偏房,直通牲口棚,是存放農具的地方。
整個前院,除了這六間房的主建築,旁邊搭建了一間廚房,空間絕對足夠大。
豆腐坊的鹵水,就是在這裡熬煮的,這可是豆腐方子的核心,絕對要保密。
而廚房對於一整排建築,是立在西方的。
西方主殺伐,廚房在西方建造,是鄭師傅他們的自主認知。
擺弄了錢財後,趙清虎又去牲口棚看了看。
一隻羊,是那母羊,已經不產奶了,依舊養著。
雞鴨鵝都不在家,三個丫趕著它們外出覓食去了。
兔子還在,已經有三隻母兔子,十二隻小兔子,正在啃食青草。
三個大牲口都不在,牛車被三郎、四郎征用,拉著豆腐去鎮上賣豆腐了。
兩頭驢在豆腐坊內忙碌,等忙完了,大郎、二郎、五郎,會拉出去吃草覓食。
牲口棚最後麵是一大間長條形蜂房,在後牆上布置了一個個正方形窗口,方便蜂群進出,這堵後牆也是院牆的一部分。
他們家不富裕,能省就省,都是鄭師傅的好手藝跟智慧濃縮的布局。
總不能,靠近圍牆的房間,有了圍牆,你還要畫蛇添足,再在圍牆旁邊砌上一麵牆壁吧,豈不是浪費材料?
整個牲口棚,呈現長條形。各種牲口的棚子,是一字排開的。一眼掃過去,一覽無餘。
兩頭豬崽子,則是進了豆腐坊後麵的豬圈。
占地一畝的豬圈很大,前後三排,一共分隔成九個空間,能養十八頭豬。擠上一擠,一個圈養三頭豬也不是不行。
家裡人手不夠,若是養上十八頭豬,怕是要把幾個郎全都累死。
“缺人手啊。”
嘀咕了一句,趙清虎去了後院,自己的院子沒什麼好看的,已經睡了兩夜了。旁邊有個小空間,算是小花園,連接四個丫的偏院,還有六個郎的後院。
六郎目前還小,跟著他四個姐姐住在偏院。
大丫年紀不小了,很有大姐大的派頭,把弟弟妹妹照顧的很好。
除了大郎有一家四口住著,其餘的四個郎,那都是一人一個小院子,美滋滋的。六郎的小院子,目前是空著的。
過了兒女居住的這一片區域,後麵有一麵牆壁,中間開了月亮門,進去後,一左一右,一大一小兩處空間,小一些的是廁所,旁邊挖了水井,還有一片空地,沒有夯實的,可以種些花草,除除味。
當然了,不講究的也能種些青菜,畢竟,施肥近啊。
趙清虎安排了六間廁所,下麵是石頭建構打底,石匠給磨光過的,很滑溜。上麵則是磚瓦加上木料。石頭開口,是直接連通院牆之外的,往外就是化糞池,挖的又長又深,上麵用青石板蓋著。
家裡人多,反正六間廁所總是夠用的。
一旁大一些的空間,裡麵有八間房,房間不大,都是一樣的格局,住人沒問題。
按照鄭師傅的說法,趙清虎能蓋上如此一間大瓦房,遲早有一天家裡麵也會有驅使的奴仆。
這六間房,就是給奴仆準備的。
不得不說,鄭師傅是專業的。
蓋房設計的時候,趙清虎可沒想到自己也會呼奴喝婢,那都是地主老爺的生活啊。
可如今,自己還真的有需求了。
一畝地的豬圈不利用起來,不養上十八頭豬,他們家每天那麼多豆腐渣,等著讓它腐爛了堆肥去嗎?
若真是如此,他們家怕是要被全村的老少爺們戳脊梁骨。
這可是糧食啊,不能浪費。
反正大郎提出的,把豆渣曬乾了,當糧食儲備的想法,趙清虎是堅決反對的。
家裡有細糧,你要吃粗糧,偶爾一兩頓換換口味也就罷了,你曬上幾千上萬斤豆腐渣當儲備糧,你想乾嗎,沒苦硬吃?當他趙清虎是能吃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