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看王員外身材發福了,可蹲下後,鐮刀揮舞,還真的有模有樣。
水稻收割,流程很簡單。
趙清虎、四郎、五郎,加上魯羊蹄、吳樹根、顧淩軒,還有王員外七人,一人一把鐮刀,一路往前收割,每人負責大概一米二寬的地方,確保蹲在原地,就能從左收到右。
蹲著收割,輕鬆些,大部分時間是彎腰收割的,這樣速度快些,卻考驗體力。
收割的水稻,大概兩次下鐮刀,就有一小捆,堆放在旁邊。
一排一排過去,趙清虎第一排,他收割的水稻就堆放在田埂上。
後麵跟著的,收割的水稻,就能放在他收割之後的空白處。
趙清狗、趙清牛、大郎、二郎,四個壯勞力則是負責脫粒。嘿呦嘿呦摔打著稻杆,噴濺的穀粒,被竹席擋住,全都落在了木盆裡麵。
大丫幾個大一點的丫頭,還有錢氏、小李氏負責搬運水稻。
一捆一捆,遞給脫粒的四個壯勞力。
一套流程走下來,脫離的稻杆扔一堆,等著紮成小捆晾曬,之後收集起來,就是冬天牛羊驢的口糧。
稻穀則是落在了大木盆裡麵,差不多後,直接過篩,裝籮筐用牛車運回去,在曬場上晾曬。
下了田,蹲下後,就沒有休息的說法。
趙清虎照顧王員外,收割兩排就會停下來,跟他聊一聊,談談今年的秋收,稻穀的質量,堆肥的效果等等。
讓他沒想到的是,王員外雖然出身富貴,但是下田之後,還真是一把好手,硬生生跟著他們從上午乾到了下午收工。
他們三兄弟,一共佃種了十五畝中等水田,五畝上等水田。
勞動力足,第一天就收割了五畝,按照這個進度,四天時間就能把佃種的水田全部收完。
王員外在趙清虎家住了下來,吃住都跟他們一起,就睡在趙清虎外屋的羅漢床上。
看來,他是要等一個結果才會回去。
趙清虎雖然莫名其妙,卻也沒有阻攔。
倒是因為王員外的來到,他們家夥食提升了一個檔次。
王員外沒帶廚子過來,可每天都有人送一些新鮮食材過來,有魚有肉還有雞鴨。
四天時間,二十畝佃種的水田收割完成。
趙清虎馬不停蹄,帶著家人去了山坳,他們家還有八畝水田呢。
王員外見到山坳內的水稻後,眼珠子都亮了。
“老弟,這就是你用新辦法栽種的水稻?”
趙清虎點頭,這件事情全村都知道,沒必要隱瞞,育苗插秧,這辦法可比天女散花強多了,是目前條件下更加先進的水稻耕種辦法。
“好啊,這水稻一看就不錯,肯定比老辦法耕種的畝產高。”
不僅是王員外感興趣,村裡麵水田少的,已經收割完了的農戶,也有人來看熱鬨。
畢竟,他們早就盯上趙清虎家山坳裡麵的八畝田了。
看著不錯,就等最後收割晾曬後稱重,看看這新的耕種辦法,最後的畝產到底有多少。
八畝水田,趙清虎沒有提前篩選稻種,畢竟,這水稻看上去都差不多,他實在是選不出來。
至於說,袁爺爺的三係雜交水稻,趙清虎想都不敢想。
個人之力終究有限,想要完成三係雜交水稻,在這古代封建王朝,除非朝廷主持,大量人員參與進來,否則根本不可能成功。
畢竟,三係雜交水稻法,耗時耗力,還有一定的概率學在其中。
趙清虎雖然明白原理,可讓他實現,難比登天。
就比如,他還知道化肥的生產原理呢,就是火藥,一硝二硫三木炭,加上白糖大伊萬,他也知道啊,可讓他手搓出來,你想太多。
他連購買硝石,盛夏的時候找到了董大夫,說是有渠道,可到了如今都處暑了,還沒見到一塊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