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常百姓家的女子,也許還不知道其中的意義。
煤炭礦場上的女工可不一樣,礦場上,是鼓勵她們讀書識字,每天的大淵日報,她們也會看,也會討論。
正因如此,她們才知道,這大淵婦女救助會,對天下女子的助益。
這才湊了一筆善款,特意派了四個代表過來。
王皇後看著眼前煤炭銀行發行的銀票,心中感慨萬千。
“你們都是好的,等有空了,本宮一定去房山煤礦,看看你們工作、生活的地方。”
“那太好了,娘娘您要是來,我們工友一定開心。”
“那就說好了。”
王皇後決定了,婦女救助會,第一個分會,就在房山煤礦鎮開設。
婦女救助會的成立,在京城掀起了一些風浪。
畢竟是皇後娘娘出麵,京中諸多誥命夫人參與其中。
不僅如此,還有之前幾日,大淵日報上,關於女子成親年齡的政令。
這兩件事情是聯動的。
一直等到下午,彙聚而來的婦人們,才逐漸散去。
馬車上,禮部尚書家孫女,看向了自家祖母。
“祖母,那些女工人,似乎跟尋常人家的女子有些不一樣!”
老夫人笑了,“如何不一樣了?”
“孫女看不太懂!”
“傻孩子,她們的確不一樣,不僅跟尋常人家的女子不一樣,跟咱們這些富貴人家的女子,也不一樣!”
“祖母,孫女不懂!”
“她們可以靠自己的雙手賺錢養活自己,不僅如此,甚至可以養家。”
女子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
歸根究底,便是女子要養活自己,在家需要靠父親家族,出嫁之後靠丈夫養活,丈夫死了,便要靠兒子養活。
煤炭礦場的女工不一樣,她們靠自己養活自己。
有了錢,就有了底氣。
她們這些富貴人家的女眷,不也要比一個嫁妝豐厚?
娘家對女兒好,陪嫁的嫁妝,就能養活女兒一輩子,從生到死的東西都準備上。
為的是什麼?
不就是為了女兒外嫁後,不用靠著婆家人,也能自己養活自己。
這是他們富貴人家,給自家女兒的保障,求的就是她們外嫁後,不靠著彆人也能活,有底氣。
這些女工人的底氣,又有所不同。
她們的底氣,不用彆人給,而是自己靠雙手創造的。
“乖囡,婦女救助會有很多工作崗位,不如你也去試試?”老夫人開口道。
“祖母,我能行嗎?而且,祖父他們會同意嗎?”
“哼,有你祖母在,看誰敢反對?”
外麵如何,老夫人不知道。
可在他們家,全家上下都要聽她的。
老東西也不能反對,不就是讓孫女去工作嗎,怎麼不行?
婦女救助會,工作的可都是婦人、女子,做的也是大好事,是積攢功德的,誰敢反對?
“那孫女去試試?”
“明天就去,婦女救助會除了京城的總會,還有全國的分會,乖囡你若是願意,全國各地都能去的。”
小姑娘雙眼一亮,全國各地都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