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未來科舉當官後,自然也要熟悉大淵律令,否則怎麼判定案情?
“你說你是儒家學子,這律法又是法家的,你又學了大淵律令,你很雜啊。”趙清虎笑道。
“你”
王文通氣急,好一會才開口道:“百家之學,皆是古代先賢智慧結晶,我儒家博采眾長,學生學習之,與我儒家弟子身份並不矛盾。”
趙清虎樂了,拿起了大聲公,開始了長篇大論。
“既然如此,工匠所傳承,亦是古代先賢之智慧結晶,為何不能開創學院,傳授學問?在我看來,這工匠院的學問,可比你們儒家的學問要大得多!工匠院推行了高爐煉鐵、煉鋼,提升了大淵皇朝鋼鐵產量!”
“這些鋼鐵,可以打造兵器,保護我們的士兵,保護我們的領土,保護我們的百姓免受戰亂之苦,將強敵阻攔在國門之外!”
“這些鋼鐵,可以打造農具,方便農人耕種,提升糧食產量,養活億萬萬百姓。”
“這些鋼鐵,可以變成各種工具,如車輪,如滑輪,給百姓日常生活帶來便利。你既然瞧不上這工匠的學問,那本農令來問問你,你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功績,可與這高爐煉鐵比肩?”
“更何況,工匠院所出,可不僅僅是高爐煉鐵。那火炕技術、橡膠技術、水泥技術、鋼筋鍛造技術、房屋建造技術、木工榫卯技術、水車風車技術等等,都是匠人的智慧結晶,給大淵皇朝的繁榮昌盛添磚加瓦,你有舉人功名,號稱聖人門下,可有絲毫貢獻,於大淵皇朝利國利民?”
王文通沉默了,他有啥貢獻?
他學的是聖人之學,微言大義,修身齊家平天下,豈會接觸這些奇技淫巧?
“農令詭辯,不過是奇技淫巧,如何與聖人所傳堂堂顯學相提並論?我等學的乃是治世之學!”
“治世之學?五穀不分,四體不勤,還學習治世之學?本農令最瞧不上你們儒家的,便是這一點!因循守舊,抱著聖人學問當無上至寶,拒絕學習新鮮事物,拒絕新鮮工具帶來的生產力提升,拒絕改變,愚蠢至極!你們如此迂腐守舊,孔聖人知道嗎?”
“奇技淫巧?工匠院發明的水泥,改善了建築材料,讓道路更加堅硬寬闊,讓建築更加牢不可破,運用到邊關,能大大加強城牆堅硬程度,抵擋住國外如狼似虎的敵寇,讓我大淵皇朝邊疆穩如泰山,這些就是你們口中的奇技淫巧?”
“行了,本農令也不是飽學之士,微言大義說不過你們,也不屑與你們辯論,都讓開吧!想要辯論儒學,彆來找本農令,江南的事情,也不是你們這些學子可以參與的,好好回去讀書吧。”
趙清虎一揮手,一眾匠人上前,直接把諸多讀書人擠開。
雖然有讀書人來鬨,但是,天工學院的剪彩儀式依舊順利舉行。
趙清虎給學院開院剪了彩。
工匠學院占地麵積不小,就在工匠院旁邊,下麵有醫學院、鐵匠學院、木匠學院、皮匠學院
名字都很原始,而且,各自負責的事情,也很雜。
趙清虎有意整頓,可以目前工匠院掌握的工藝,也隻能如此。
他總不能,把科學部成立吧?
電力?通訊這些更是不敢想。
跟這些人辯論,趙清虎沒這個想法。
微言大義,辯論經義,也不是趙清虎的專場。
實在不行,他就用小神農的名義,在《大淵日報》上發出打倒孔家廟,救出孔夫子的大字報,讓他們自己去亂。
天工學院開學之後,趙清虎心情大好。
自此之後,這些工匠掌握的手藝,就有了傳承之地,至少不會傳承斷絕。
要知道,這些工匠掌握的手藝都是寶貝。
而且,趙清虎想要把他們的手藝,朝著工業所需的科學上麵引導。
“天花防治?”
醫學院,趙清虎才剛剛起了一個頭,院正這老頭子,直接喊了出來,聲音老大了,比孫公公還要尖細。
這就是傳說中的,破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