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頭版文章,就是三位玉堂學士潤色的,由趙清虎、宋夷遠、欽天監監正署名發表的,萬有引力。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醫學院的文章,有一些工匠院的發現。
一共是十五篇文章,基本上都是基礎科學方向的,是理論結合實踐的。
百家之人,都在工匠院,免費看到了第一期的《真理》。
原本熱熱鬨鬨,幾乎是人山人海,鑼鼓喧天的辯論擂台,立馬就降溫三成。
就算是儒門的人,看到了這些文章,也明白了一些事情。
格物致知,最終他們儒家要追求的,不就是這個嗎?
除此之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們儒家追求的,跟這《真理》並沒有本質的衝突。
趙清虎在暗中推動這件事情,但是,自始至終,他都沒有出麵。
倒是農家的幾個老農上門,趙清虎親自出麵接待。
農家,曾經也是諸子百家之中,顯赫一時的存在。
如今,傳承凋零,他們蝸居在雲南一帶,有幾個村子,依舊沒放棄對農學的鑽研,有不少新奇發現。
趙清虎堂堂小神農,自然對農家的人,青眼有加。
甚至,雙方一拍即合,把打穀機弄了出來。
這東西可不是科技產品,也不用工業革命,就是一些齒輪轉筒而已,很方便。
如今,又有了橡膠輪胎的出現,打穀機也不再笨重。
至此,儒家上工匠院去參與辯論的人少了很多。
而工匠院內,也開放了一些實驗室。
道門的人,對火藥不陌生,參觀實驗室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他們最喜歡的,竟然是橡膠。
對於一眾道士來說,這種新材料,不放進煉丹爐裡麵煉一煉,心念不通達。
還是太醫院的人出麵,解釋了一番橡膠的功能作用,才打消了這些道士,用橡膠入藥煉丹的想法。
墨家的到來,這個號稱機關術之最的門派,除了魯班傳人外,還有傳聞中的公輸家族。
讓趙清虎驚異的是,他們竟然有關於飛天的研究,弄出了一些東西。
造飛機,趙清虎根本沒這個想法。
以大淵皇朝目前的生產力,就算是鉚足勁發展百年、兩百年,也不一定能造出來。
但是有了墨家的人,還有他們帶來的一些特殊材料,製作熱氣球,水到渠成。
當熱氣球在午門之外,冉冉升起的時候,趙清虎坐在午門上,一旁是宏豐帝,甚至連皇後都來看熱鬨了。
“彆緊張,快扔沙袋,讓熱氣球再飛高一點。”
下麵,工匠院的人拿著大聲公在奮力喊叫。
熱氣球裡麵,兩個兵丁,一個工匠院的學徒,也在手忙腳亂操控著重量。
午門之上,文臣武將,一個個都瞪大了眼珠子。
下麵,則是來圍觀的京城百姓,一個個議論紛紛,交頭接耳,時不時發出驚呼聲。
人飛天,這可是炎黃數千年的傳說跟夢想,誰也沒想到,這件事情真的能辦到。
就用一個大氣球?
氣球好製作,關鍵是防火材料,趙清虎可沒辦法弄,還是墨家的人帶來的防火材料,看了後趙清虎才知道,就是用明礬水反複浸泡的絲綢。
巨大的熱氣球,很快就升了起來,比午門還要高。
“斷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