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之人,天生如此!”胡誌英湊了過來。
他身上還有一個工部侍郎的兼職,來文華殿湊湊熱鬨,不是難事。
“陳閣老有些糊塗了啊,恩養在家,乃是陛下隆恩,理應含飴弄孫才是。”陸幀道。
“個人有個人的想法,陳閣老也是江南人,乃是江南世家大族。”
趙清虎無語,江南成了一個坐地虎啊。
大淵皇朝,好些個朝廷政策,到了江南就要變味。
真的是距離政治中心太遠,天高皇帝遠唄。
江南這些人,莫不是感覺他們出工出力養著朝廷,要一些特殊地位不成?
“彆的不說,陳閣老提出官員缺額,戶部倒是十分讚同。”
話題一轉,陸幀又表達了對陳閣老的認可。
戶部缺人啊,特彆是馬上就要迎來一年一度的,國庫盤點,全國稅收核查等等事宜,陸幀是一個頭兩個大。
這一次科舉的小榜能成功,其中就有他的貢獻,他可是花了大力氣推動此事。
小榜上一共十八人,都是算術精通,此次科舉會試,算術題目他們都拿了高分。
戶部就需要這樣的人才,能打算盤能算賬,還是參與了科舉的舉子,學問絕對夠。
胡誌英笑了,“陸尚書,工部也缺人啊,朝廷上馬不少工程,主要責任還是落在工部肩膀上。”
都是千年狐狸,跟誰玩聊齋呢?
你們戶部缺人,我工部就不缺人了?
那十八個同進士,工部絕對要爭上一爭。
反正,明年開春,放這些人離京之前,他們是可以入六部觀政的。
旁人去觀政也就罷了,他們是專業人才,來了可不能光是看著不乾活。
陸幀無語,還能不能一起愉快喝茶聊天了?
我們可是同事啊,工部都把你排除在外了,日常活動都不帶你,你給工部說話?
見陸幀翻了白眼,斜睨著自己,胡誌英有些尷尬,摸了摸鼻子,“都是同僚,同僚。”
“爵爺,令郎可有安排去處?”
趙清虎老實搖頭,“還沒想好。”
按理來說,來自己手下是最好的。
可五郎思考了幾日,也沒有給出答案,這孩子應該是有自己的想法。
且走一步看一步吧,實在不行,讓他入翰林。
反正外派是不可能的,自己的兒子,不在身邊孝敬自己,跑出去當官,像話嗎?
喝茶聊天,趙清虎三人湊到了一起。
宏豐帝身邊,也圍著一些老臣,都是榮養在家的老臣,日常君臣見不了幾麵,今日算是特殊場合,要多親近親近。
“安南快要拿下了,按照門下省的規劃,安南之地劃分兩路九府三十七縣,還需要派遣一位安南總督去協助鎮南王。”
安南總督,不就是兩路巡撫嗎?
協助鎮南王,說得好聽,就是要接替鎮南王。
這些文臣,很有想法啊,知道如何限製皇室。
除非宏豐帝把鎮南王的封地就封在安南,否則,這位王爺遲早要上交兵權,回歸朝廷。
拿下安南,是開疆拓土的功績。
原本大淵皇朝隻有三十六路,如今,要多出兩路來。
“對了,陛下下旨召回東王了。”
“東王?”
東王不是在大同嗎,跟北王成掎角之勢,不僅威懾遼東之外的蠻夷還震懾草原,十分重要,皇帝把他召回來乾嘛?
“商量榷場的事情。”陸幀道。
榷場,遼東已經開了兩個,一個是針對遠東地區跟高麗的,一個是針對蒙古草原的。
北王拿了不少新鮮東西,聽說賺的是盆滿缽滿。
連朝廷下發給遼東的軍餉,今年北王都沒來信催促。
戶部派駐在遼東的員外郎,多次上書,想讓北王把兩個榷場的賬目公開,他要收稅。
東王所在的大同,麵對的同樣是草原民族。
開一個榷場,購入牛羊,往外輸送一些奢侈品給草原貴族,無傷大雅。
大同所在地,已經很多年沒有戰事。
開國之初,這裡的草原民族被太祖打的太狠,到現在也沒恢複過來,大淵皇朝經營多年,甚至有漢人占據了大片草場,作為牧馬之用。
大淵皇朝的主要戰馬來源,就是這裡。
宏豐帝對東王自然十分照顧,香皂等新興的物品,遼東有的,東王所在地也有。
就是軍事方麵,東王跟北王不一樣。
北王坐鎮遼東,麾下有二十萬遼東大軍,除了十幾萬戍邊大軍之外,還有五萬是機動部隊,就是北王的直屬軍團,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依附在大淵皇朝的少數民族,也在北王節製之下,可以調動一些大軍為自己所用。
東王所在的大同,是有武將鎮守的,他在大同,主要還是震懾作用,手下隻有一個衛隊三千人。
宏豐帝先後給遼東送去了三百條槍。
東王跟西王,一人就十條槍,五百發子彈,就給他們護身用的。
這位王爺要回來,對於朝廷來說不算什麼事。
議論一陣後,趙清虎算是發現了,朝廷還真的是有接連不斷的事務。
事情一件一件,天南地北都有。
安南拿下了,如何安排官員,誰來當這個安南都督?都是要角逐的。
江南之地又有了災情,甚至有小範圍的叛亂。
遼東的草原上,又有大軍南下的征兆。探子傳回的情報,草原上今年更冷了,已經開始有牛羊被凍死。
再看西北,入冬之前沒下雨,又有乾旱的危機。
雲貴川之地,土司反叛獨立,也是家常便飯。
除此之外,一些日常的朝廷事務也多。
冬日了,祭天祭地這些都要準備好,還有太廟等,都是要冬祭的。
一年忙忙碌碌,公元二十六年到來之前,朝廷的賬本也應該做一個年結。
就是刑部、大理寺,也要有一個彙總的章程。
好在這些事情無需趙清虎煩心,他隻要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行。
“來了,陛下,有舉子交卷了。”
“有點快啊,這才一個多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