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淵日報》又不是沒錢,你們的廣告費,一年足有幾十萬兩。
浪費一些紙張怎麼了?工匠院早就改進了造紙技術,如今大淵皇朝什麼都缺,就是不缺紙張。
筆墨紙硯,這些都是關乎文明普及,掃滅文盲的,工匠院自然是重點關注。
為了大麵積推廣文字,毛筆不太好用,趙清虎已經吩咐工匠院,讓他們研究新的寫字筆。
圓珠筆不太好弄,鉛筆也有些難度,但是,鋼筆這玩意好弄。
目前工匠院的研究方向,就是鋼筆跟墨水。
隻要有所突破,舞文弄墨,成本就會大大降低。
有趙清虎親自坐鎮,《大淵日報》做到了相對中立,不帶任何偏向,甚至連往日編輯留言都省了。
因為午門之外的熱鬨,這件事情,不說朝野關注,那也是全民熱度。
大家忙碌生活之餘,安靜下來後,也會討論一兩句。
而真正關注此事的,都在等著《大淵日報》的增刊。
朝臣們想要維護自己地位,絕對不允許,把太多權力讓出去。
而女子,同樣關注此事,不管能否寫文章,都希望把自己的觀點發表出去。
翌日,《大淵日報》如此發行,不僅有正版,而且有增刊。
“豈有此理,這些女子簡直是膽大包天,什麼話都敢說!”
“就是,也不看看,曆朝曆代,哪有女子為官的,還想讀書參加科舉,簡直是癡心妄想!”
“也不是沒有,唐朝不是還有女皇武則天嗎?”
“那是牝雞司晨,大唐就是在她手中沒落的。”
“彆瞎說,唐朝沒落是從安史之亂開始的,是唐玄宗的鍋。”
“那李隆基也是武則天的孫子,一脈相承!”
“李隆基也是李世民的曾孫呢,這如何能成為論據,你簡直是胡言亂語。”
增刊文章發表後,不管是大儒們的文章,還是女子們的觀點,都引起了不少議論。
有些時候,理不辯不明,古人誠不欺我。
趙清虎對此,並沒有過度關注。
意外的討論,就當是給女子們鬆開束縛的第一步吧。
想要一步到位,把女子地位徹底提升,也是不可能的。
留下顧淩軒在《大淵日報》編輯部後,趙清虎去了棚戶區改造區域。
“爵爺!”
棚戶區改造,是京兆尹今年頭等大事。
直隸地區的官道改造計劃,已經徹底走上了正軌。
反正,京城內外的官道早就改造完畢,尾款都結清了。
後續的,雖然還是京兆尹負責,但是,覆蓋範圍已經是在京城之外,是直隸地區。
直隸地區,離開了京城,京兆尹就沒什麼野心去管理。
畢竟,直隸地區還有一個類似直隸總督的存在,是直隸府尹,人也能管。
京兆尹就負責去戶部要錢。
當初可是答應了的,前後要投入三百萬兩。
時至今日,陸幀批給他的隻有一百萬兩。
宏豐帝都答應了,還是當著文武百官的麵,戶部又不是沒錢,憑啥不給?
彆說,京兆尹努力後,陸幀還真的,先後又給他批複了一百萬兩,沒有鎖死。
官道的事情處理好了,對於京兆尹來說,自然就是跟著爵爺賺錢最重要。
不僅能改善京城棚戶區這些老百姓的生存條件,還能給京兆府帶來大量收入,何樂不為?
反正皇帝都說了,讓他重點關注這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