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幣的發行,在朝堂是水到渠成的。
而且,上到宏豐帝,下到文武群臣,大家都有共識,那就是這件事情不急。
朝廷並沒有采取強硬措施,而是慢慢讓市場去淘汰銅板。
紙幣的出現,最終的目的,是要讓金銀銅這三種貴金屬,全部退出交易貨幣的。
目前,顯然朝廷還沒有這個想法。
《大淵日報》刊登了紙幣的消息,很快就引起了京城內的一些轟動。
不出所料,第一批聞風而動的商賈,很快就從皇家銀行,兌換走了一批紙幣。
交子、寶鈔這東西,大家都不陌生。
特彆是這些做生意的。
退一萬步說,這東西的確方便。
但是曆史記憶,可不太好。
不管是交子還是寶鈔,發行之初都是價值巔峰,隨著時間推移,很快就會貶值。
大淵皇朝發行的紙幣不一樣,朝廷在公布紙幣發行的同時,也公布了政策,以朝廷信譽來保證紙幣價值。
更為關鍵的是,紙幣發行的同時,皇家銀行也介紹了一些防偽標識。
當商賈們拿到紙幣之後,第一印象,是這紙幣的華麗程度,還有質感,都遠超預期。
特彆是交易中心,商人們三五紮堆在一起,拿著手中紙幣在議論。
“吳老板,咱們都是老熟人了,你也是咱們這個小團隊中學問最好的,幫著分析分析吧?”
吳祖榮,北方皮貨大商人,看著手中紙幣,逐漸也浮上了一絲笑意。
“朝廷對於這紙幣,的確是投入不小,我問過了,這紙幣不僅製作精良,而且皇家銀行的防偽、保密措施十分嚴密,基本上沒有盜版可能!”
幾個商人麵麵相覷,誰問你這個了?
紙幣拿在手上,我們看不出這些?
關鍵是,紙幣的價值啊。
吳祖榮笑了,“至於紙幣價值,是否保值,我一個商人咋能亂說?”
心中冷笑,這紙幣可是朝廷推出來的,隨便亂議論,萬一被盯上了咋辦?
指斥承輿,可是重罪啊。
一群老家夥,一個個都在裝。
便是曆史上,宋朝的交子,前朝的寶鈔,發行之初,價值都是有所保障的,貶值也是數十年後的事情。
隻是朝廷發行的紙幣,似乎跟交子、寶鈔都不一樣。
交子、寶鈔都是大額的,用來替換金銀的,朝廷發行的紙幣,反倒是替換銅板意味較多,重點都在一文、兩文錢身上,這一點讓吳祖榮十分不解。
紙幣發行後,市場上議論紛紛,倒是沒有引起什麼負麵的輿論潮浪。
反倒是市場上,不管是大商戶還是小商販,對於紙幣都是樂意接受的。
畢竟這玩意好看啊,不僅是彩墨印染,而且精致,拿在手上感覺就很不錯。
趙清虎拿了幾套回家,讓杜真幫著收起來,甚至請匠人裝裱了一番,變成了一冊一冊的。
“老爺,天津衛來了消息,說是高麗的十萬百姓到了,咱們家要認領五千。”
杜真稟告了一件事情。
自從四海公司跟朝廷戶部對接後,一些事情不一樣了。
若是宏豐帝做主,這五千高麗人,他肯定樂意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