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寒暄幾句,趙清虎便被孫公公引著,進入了宏豐帝辦公的地方。
這件事情,對於趙清虎來說,可是大大有利的。
宮中出去的老人,不管如何,肯定是有些本事的。
便是真的沒本事,也是他的客戶啊,從他手上買房子的。
沒想到啊,自己來宮中一趟,幾百套房子就賣出去了。
回頭讓顧淩軒盯著點,最好是把這些宮中之人集中在一兩棟,弄一個偏遠些,景色雅致一些的。
價格也要低一點,就用自己的內部價格給他們吧。
拆遷期期內,趙老三一家也住進了新房子。
他們家一共八口人,按照這一次京兆尹的拆遷補貼,他們拿到了一棟八十五平的房子,空間不小,隔開足有四個房間,還有廚房、客廳。
對比之前的茅草屋,這樓房簡直是好上了好幾個檔次。
考慮到張母年紀大了,他們家被分配到了一樓。
不僅如此,還有三十三塊銀元的拆遷補貼,是他們那破爛茅草屋拆遷的補貼。
原本一貧如洗的家庭,如今有房有窩,甚至還有存款,著實讓一家人開心不已。
拆遷區的學校也建好了,他們家幾個孩子,年齡合適的,全都被送去學校了。
她妻子在慈濟院的工資,因為滿了一年,漲了一些。
再說張老三,之前在工地上幫忙貨運,因為板車換上了橡膠輪胎,不僅輕鬆省力,每天賺的銀錢也多了不少。
以往,他隻是個拉板車的力夫,還因為身體不太好,接不了重活,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每月一家人糊口都是問題。
自從生活條件改善後,張老三身體也養的差不多了,有了力氣,加上工具改善,京城內雇傭小工的機會也多了,每天賺不少,甚至還有幾個固定的小作坊,每個月定期有幾天請他過去幫忙,給的工錢不少。
“當家的,我跟你商量件事情。”
晚上,張老三兩口子吃飽喝足上了床,張氏突然開口了。
張老三好奇,“怎麼了?”
“咱們這小區的賣房政策,當家的你聽說了嗎?”
“聽說了,今天做工的時候,幾個熟悉的老哥都在討論這個,聽說是朝廷有了政策,購房錢財不夠的時候,可以房貸。”
“當家的,今日我們慈濟院幾個女工也在討論!我們那主管也說了幾句,說是咱們這的房子,肯定是要漲價的。”
“漲價?”
張老三愣了,隨即搖頭道:“咱們家可不賣房子,一大家子還要住呢!自從搬了進來,風吹不著,雨打不著,老娘身子骨都硬朗了不少。”
張氏無語了,“不是賣房,是買房。”
“買房?”
張老三有點懵,“咱們家有房子啊,還賣房子?”
“當家的,咱們有五個孩子,兒子就有三個,日後成家立業,還怕房子多啊!如今咱們住的可是樓房,跟之前的茅草屋可不一樣,旁邊也沒地給咱們加蓋茅草屋啊。”
張老三一個猛子坐了起來,是啊,這樓房可不能加蓋的。
“我有個姐妹,一起做工的,他們家人口多,一大家子十六口人,要了三個小一些的戶型,還得了不少補貼銀元,他家就決定了,再買一戶房子。”
“可咱家的銀錢不夠啊。”
“當家的,我都算過了,咱們家如今有四十一塊銀元,還有一些零碎,這些就不算了,足夠付首付,若是買一個小一些的戶型,也不用貸款太多。”
張老三眼珠子轉了轉,在腦海中快速權衡利弊。
小戶型的,的確便宜,最便宜的八百文一個平米,也就是四五十塊銀元。
“明日我去問問?”
“好,明日中午我回來一趟,咱們一起去問問。”
第二日,當張老三夫婦兩個從售樓部走出來的時候,整個人都有點懵,走路似乎都有些找不到下腳地方。
售樓部的人辦事效率是真的高啊!
兩夫妻就進去一趟,出來的時候,銀行存折上的存款沒了,多了兩個房產證?
原本,他們真的隻是來問問。
誰曾想,莫名其妙,買了兩套房子?
都是他們小區的,一個二樓、一個三樓,都是小戶型,每戶五十二塊銀元。
“孩他娘,剛才那人怎麼說的,咱們欠多少?”
“我有工作,我的這個可以分十年還清,半年還一次,一次一塊銀元八百文。你沒有工作,隻能貸款五年,利息低一些,也是半年還一次,一次還三塊銀元六百文。”
“嘶!”
張老三倒吸了一口冷氣,半年他們兩套房子,要還給銀行五塊銀元,還要四百文。
如今他掙的雖然不少,可夫妻兩個加起來,扣掉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一個月最多就結餘一塊多銀元。
掰著手指頭算一算,倒是可以還得起,可家裡麵怕是又沒什麼結餘了。
“孩他爹,我感覺那人說得對,咱們這兩間房目前用不上,可以租出去啊,一個月也有幾百文的收入。”
“對,租出去,我找人去打聽打聽,看是否有願意租房的。”
“好!”
宏豐帝對於趙清虎提出的房貸很感興趣,讓幾個大臣議論了一番,便加入了大淵皇家銀行的運行規章之中。
皇家銀行並沒有參與房貸業務之中,而是以監督者的身份存在。
承接這個業務的是農業銀行、煤炭銀行,還有一眾私人銀行。
私人銀行的主要業務範圍是在京城外,可隨著大淵皇家銀行發行紙幣。
所有私人銀行,都在京城設置了分行,好方便跟皇家銀行對接業務。
這一次的房貸,他們也很感興趣。
可惜,一些擁有工位的員工,大都選擇農業銀行,或是煤炭銀行,他們隻能吃一些湯湯水水,降低房貸利息,給一些沒有固定工作,收入不穩定的購房者釋放貸款。
他們也不虧,畢竟,每一筆房貸都有一間房子作為抵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