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中午,劉軒一行人回到了晉北。
踏入家門,劉軒沒有片刻停歇,立即著手籌備搬家事宜。他打算在元宵節後就陸續將人員和設備遷往秦州,時間緊迫,必須在這幾天內將一切安排妥當。
知府程達安始終陪伴在劉軒身旁,鞍前馬後,儘心儘力地幫著張羅各項事務。這日,兩人從神石歸來,馬車之中,劉軒望著窗外飛逝而過的風景,語重心長地說道:“程大人,我走之後,州裡會派遣一些官員過來接管晉北的政務。不過,我已和柳大人打過招呼,知府之位不會變動,仍是由你來擔任。”
程達安心中湧起一股暖流,感激地說道:“多謝王爺信任,下官定當竭儘全力,守護好晉北這片土地,不負王爺所托。”
劉軒微微點頭,繼續說道:“此番搬遷,我隻打算遷走兵工廠和研發院,其餘涉及民生的工坊,就留在這裡。這些工坊對於晉北的百姓來說至關重要,我希望它們能夠繼續為老百姓服務。若是張家派人接管這些工坊,你也不必乾涉,隻需確保它們能夠正常運轉,為百姓謀福利即可。”
程達安望著劉軒,問道:“王爺,那軍隊方麵,你打算如何安排?是否要全部帶走?”
劉軒輕輕搖頭:“王府的私兵我會帶走。晉北府兵和三關守軍以後我無權調動,他們將繼續留守此地,等待州裡派人過來接管。”
程達安感慨地說道:“王爺就藩短短兩年,卻給晉北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百姓生活改善,安全得到保障,聽說你要離開,晉北百姓都十分不舍。”
劉軒無奈地笑了笑,眼中閃過一絲不舍:“是啊,兩年的時光轉瞬即逝,我也對這片土地和百姓充滿了深情厚誼。但聖命難違,我不得不離開。希望程大人能繼續守護好晉北,讓這裡更加繁榮昌盛。”
說話間,馬車緩緩停在王府門前,劉軒對程達安說道:“程大人,到府裡坐坐吧。”
程達安卻連忙擺手,恭敬地回答道:“王爺事務繁忙,下官就不打擾了。”
劉軒並未勉強,與程達安拱手作彆。目送著他漸行漸遠的身影,劉軒的眼神閃爍不定,似乎心中思緒萬千,卻又難以捉摸,不知在沉思些什麼……
兩日之後,第一批車隊從永豐出發,徑直駛向秦州。這些車隊上運送的,主要是紅薯等高產農作物的種子。秦川之地以其肥沃的土地而聞名,今年春天將這些種子播撒下去,待到秋高氣爽之時,秦州的百姓將不再為糧食問題而擔憂。
接下來兩月,一批批物資人員從晉北分批到達長安。汪太衝已率先抵達長安,在那裡主持內政,確保一切事務都井然有序地進行著。在他的精心籌劃與指揮下,長安城內的各項工作都進展得有條不紊,為劉軒到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時光荏苒,轉眼間到了三月。
這日晚間,晉王府外火把通明。劉軒注視著手下的士兵將晉王府的牌匾緩緩摘下,換上了“晉王故居”的新匾,心中頗為感慨。
與前來深情送行的程達安拱手道彆後,劉軒鑽進馬車之中。此刻,王府人員都已遷到長安,劉軒是最後一個離開的,他知百姓們對他情深意重,定會前來送行,於是選擇了在深夜悄悄離去。
車內,石曼端然正坐,神色間透露出幾分憂慮。見劉軒上車,她連忙取出一件棉袍,細心地披在他的肩上,小心翼翼問道:“王爺,此番出行,可是為了征戰之事?”
劉軒目光掃過石曼臉龐,不置可否。年前他把神石縣最後兩萬羯人降兵征召入伍,石曼有此猜測,也不足為奇,劉軒卻沒必要和她解釋。
去年羌人襲擊漢中之後,劉軒便已心生討伐之意。現今天氣回暖,羌人即將開始春播,正是對他們用兵的最佳時機。
劉軒的目標遠不止於簡單的報複,他要一勞永逸地解決羌患問題,將那片長期遊離於大漢疆域之外的羈縻之地,徹底納入大漢版圖。
為此,劉軒籌劃已有半年。此番出征,除了飛虎隊丙團,還有蕭鳴所管轄第五師,以及新近由羯人組建的兩個師,士兵共計三萬兩千餘人。此外,劉軒還征集了五萬民夫,以確保大軍的後勤補給無虞,不惜勞民傷財,誓要一舉蕩平羌地。
喜歡王妃想和離,王爺卻是穿越人請大家收藏:()王妃想和離,王爺卻是穿越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