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期滿,萬事俱備。
西牛賀洲,靈山聖境。
端坐於九品功德金蓮之上的如來佛祖,對著座下諸佛菩薩,緩緩開口。
“東土大唐,人傑地靈,奈何信奉小乘教法,不知我大乘佛法之玄妙。今有我座下二弟子金蟬子,曆十世輪回之苦,終得圓滿,當為那取經之人。”
“觀音大士。”
“弟子在。”
早已與韓莫通過氣的觀音菩薩自蓮台之上起身,雙手合十,麵帶慈悲。
“你且持我這兩件寶物,往東土尋那取經人,助他完成此番功德。”
說罷,如來佛祖輕輕一揮手,一襲流光溢彩的【錦斕袈裟】與一根禪唱陣陣的【九環錫杖】,便緩緩地,落在了觀音的麵前。
“遵我佛法旨。”
觀音領了法旨,辭彆如來,駕起祥雲,帶著弟子惠岸行者木吒),徑直往東土大唐而去。
……
南贍部洲,大唐,長安城。
此時的長安,正值“貞觀之治”的鼎盛時期。
國泰民安,萬國來朝。
城內佛寺林立,僧侶眾多,其中,又以城外的“化生寺”,香火最為鼎盛。
隻因,這化生寺的主持,乃是當今唐王李世民都讚不絕口的高僧,金蟬子的第十世轉世——玄奘法師。
這一日,化生寺內,鐘磬齊鳴,檀香嫋嫋。
寺中眾僧,皆盤坐於大雄寶殿之內,聆聽著玄奘法師宣講“小乘佛法”。
那玄奘法師,生得是唇紅齒白,眉清目秀,寶相莊嚴。他講起法來,引經據典,口若懸河,直說得是天花亂墜,地湧金蓮,聽得一眾僧侶如癡如醉。
然而,就在這佛法最是精妙之時,一個充滿了“磁性”與“滄桑”的蒼老聲音,卻是毫無征兆地,自那大殿之外,悠悠傳來。
“嗬嗬……‘人有我相,則存人我之彆;法有我相,則存能所之分’。”
“此法,雖是精妙,卻終究……落了下乘。”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
所有僧侶,皆是怒目圓睜,朝著那殿門之外望去!
隻見一個身穿樸素布衣,手持一根普通木杖,看起來平平無奇,眼神卻仿佛蘊含著整個宇宙奧秘的仙風道骨老者,正緩步踏入殿中。
來者,正是早已在此地“守株待兔”了數日的韓莫,所化的【菩提老祖】!
“阿彌陀佛。”
玄奘法師並未動怒,他看著眼前這個,給他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親切感”的神秘老者,雙手合十,躬身行禮。
“敢問老丈,何為……上乘?”
菩提老祖看著眼前這個,與自己有著“十世”因果的“便宜徒孫”,眼中閃過一絲複雜之色。
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轉頭,看向了另一側。
隻見大殿的另一端,不知何時,也多出了兩個人。
為首的,是一位身穿白衣,手持玉淨瓶,麵容慈悲到了極點,周身佛光普照,讓人看上一眼,就忍不住想要頂禮膜拜的絕美菩薩。
其身後,還跟著一個手持鐵棍,神情肅穆的金身行者。
來者,正是那,一路自西天而來,恰好“路過”此地的觀音菩薩與惠岸行者!
韓莫看著觀音,觀音看著韓莫。
兩人的眼神,在空中交彙。
那眼神之中,充滿了隻有彼此才能看懂的……“劇本已備好,演員請就位”的默契!
下一秒!
菩提老祖與觀音,這兩位分屬“玄門”與“佛門”的頂級大能,竟是同時,將目光鎖定在了那個,還一臉懵圈的玄奘法師身上!
一場,堪稱三界頂級“影帝”與“影後”聯袂出演的對手戲,就此……拉開帷幕!
“嗬嗬……”
菩提老祖率先開口,他看著觀音,明知故問道:“這位大師,看你寶相莊嚴,佛光護體,想必,不是我東土人士吧?”
觀音亦是“巧笑嫣然”,她對著韓莫微微頷首,道:“貧僧自西天大雷音寺而來,奉我佛如來法旨,欲往東土,尋一有緣人,求取‘大乘佛法’。”
“哦?”韓莫故作驚訝,“何為‘大乘佛法’?與這‘小乘佛法’,又有何區彆?”
這一問,算是徹底把“戲台子”給搭起來了!
滿殿的僧侶,包括玄奘在內,全都豎起了耳朵!
他們知道,一場驚天動地的“論道”,即將開始!
觀音看了一眼,早已是被勾起了無儘好奇心的玄奘,這才不急不緩地開口,聲音傳遍了整個化生寺。
“我這小乘佛法,乃‘自了漢’之法,隻能度己,不能度人。講的是‘戒、定、慧’,修的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而我西天之‘大乘佛法’,乃‘菩薩’之法!不但能度己,更能普度眾生!講的是‘六度萬行’,修的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無上宏願!”
“一法,如螢火之光,隻能照亮自身方寸之地。”
“而另一法,則如皓日當空,可普照三界,讓那沉淪於苦海之中的億萬萬生靈,皆得……解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轟——!
這番充滿了“降維打擊”意味的論調,如同一道混沌神雷,狠狠地劈在了所有東土僧人的天靈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