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一時間,歡聲笑語回蕩在這玉泉山的小屋前。
隨後,周桐跟著歐陽羽的四輪車,與趙宇、趙德柱一同出門賞景。春風輕柔地吹拂著,仿佛是大自然溫柔的撫摸。眾人漫步在山間小徑上,心情格外舒暢,有一搭無一搭地聊著天。
周桐和趙德柱這對活寶,很快就開啟了鬥嘴模式。
趙德柱咧著嘴說道:“小說書,我聽說你在戰場上那模樣可真是狼狽。你那時候喊殺聲那麼大,我還以為你多勇猛呢,結果小順子一說,就幾個金兵包圍了,你就差點報道了。”
我尼瑪,誰能跟你這祖宗比,拿著錘子跟打地鼠一樣簡簡單單。周桐不甘示弱地回擊:“你也好不到哪裡去,腦袋上頂個大包,跟個傻大個似的,砍不到敵人,白費力氣。”
..............
兩人互相揭著對方的醜態,歐陽羽和趙宇在一旁笑得合不攏嘴。趙德柱被周桐說得麵紅耳赤,憋了半天,終於憋出一句:“你一個說書的,就會耍嘴皮子,欺負俺沒文化。”
說著,他直接不講武德,周桐想跑但寫跑不掉,這臥龍一把抓住周桐的肩膀,用力地搖晃起來。周桐被搖得七葷八素,頭暈目眩,忙喊道:“柱哥,你是我親哥,我誇你還不行嗎!”
“那你現在誇。”
周桐支支吾吾的,腦子還沒有緩過來,這給柱子哥氣的,直接把他舉起來當螺旋槳用,人體飛機啟動。
............
趙宇無奈地搖了搖頭,推著歐陽羽的四輪車繼續向前走。
他們一路前行,不多時來到了一處開闊的地方。山坡下,整齊地排列著數不清的木樁,木樁上綁滿了白布。微風輕輕拂過,白布隨風飄舞,發出簌簌的聲響,仿佛是那些逝去英靈的低語。
周桐他們停止了打鬨,趙宇的神色變得凝重起來,緩緩說道:“這裡是給那些兄弟們立的。他們的屍骨帶不回來了,永遠地留在了鈺門關,但他們的英名不能被遺忘。是歐陽先生一個一個仔細寫上去的。”
周桐緩緩地走近木樁,目光落在一個個名字上。那一個個剛勁有力的字跡,仿佛帶著生命的溫度,訴說著曾經的熱血與壯烈。
第一個木樁上寫著“李勇”,或許他曾是衝鋒在前的勇士,在戰場上無畏地揮舞著兵器,用自己的身軀為身後的戰友築起一道堅固的防線。他在敵軍如潮水般湧來之時,沒有絲毫退縮。
旁邊木樁上是“王強”。
還有“張猛”,是他和一群兄弟在金兵的刀下救下了他。
還有“趙剛”“陳虎”“劉彪”……一個個熟悉的名字,就像一顆顆璀璨的星辰,在周桐的心中閃耀。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身份和背景。
這些英魂,他們沒有倒在溫柔鄉,沒有沉醉於功名利祿,而是選擇在那血與火的戰場上,用生命譜寫一曲壯麗的悲歌。他們的熱血,灑在了鈺門關的每一塊磚石上,滋養著這片土地,讓它變得更加堅韌不拔。他們的犧牲,如同熊熊燃燒的火焰,將永遠照亮後人前行的道路。即使歲月流轉,時光更迭,他們的英勇事跡也不會被磨滅,會永遠銘刻在曆史的長河之中,周桐會好好跟以後的後人說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以前說書,說的都是書上的,就算他再怎麼描述得天花亂墜,也無法帶入進去。但現在,他有了,有了自己的故事。周桐深知,這些故事不再是虛構的傳奇,而是用兄弟們的生命鑄就的真實史詩。他要用自己的聲音,讓每一個細節都鮮活起來,讓後人能真切地感受到那場戰爭的殘酷與壯烈,感受到英雄們的無畏與偉大。
他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的場景,在熱鬨的集市中,人群圍聚,孩子們坐在最前麵,眼睛裡閃爍著好奇與崇敬的光芒。他站在高台之上,手中的折扇輕輕揮舞,聲音抑揚頓挫:“想當年,鈺門關之戰,那場麵可謂驚天地泣鬼神。咱這有一位英雄叫李勇,他孤身一人衝入敵陣,手中長刀揮舞如風,所到之處金兵紛紛倒下,那氣勢,就如同戰神降世。可敵人太多了,他身中數刀,卻依舊死戰不退,最後壯烈犧牲。他的鮮血,染紅了腳下的土地,也成為了鈺門關永不褪色的印記............”
想著想著,他笑了,那笑容裡既有對未來傳承這些故事的憧憬,也有對往昔戰友的深切緬懷。這笑容在他略顯滄桑的臉上綻開,仿佛驅散了多日來籠罩在心頭的陰霾。
周桐恭恭敬敬地對著抱拳拱手行了一個軍禮。
“列位袍澤,你們的熱血與犧牲,我周桐絕不敢忘。今日之禮,是我對你們的敬重與誓言。我定當帶著你們的故事與精神,踏遍這山河大地,讓每一個角落都知曉你們的英勇無畏。無論前路如何艱辛,我會像你們堅守鈺門關那般,堅守對你們的承諾!”
春風吹過,帶動了白布飄浮,似是在回應,似是在慰藉。那風中的低語仿佛是英靈們的認可,周桐紅了眼眶,他知道,自己與這些逝去的戰友之間,有一種無形的紐帶,永遠不會斷裂。
玉泉山下玉泉湖,湖水悠悠映碧蕪。
湖畔碑林立成陣,英魂浩氣此間浮。
鈺門烽火燃天際,壯士執戈戰強胡。
血灑關城終不悔,丹心一片護疆圖。
雖遭眾創誌難挫,浩渺英名永不枯。
守土衛家拚全力,神技驚煞賊寇奴。
身軀偉岸如山嶽,熱血傾灑化通途。
同赴國難驅韃虜,英名赫赫載史書。
春風輕拂碑間草,似是英靈低語訴。後人當記先烈誌,傳承浩氣永不渝!!!
喜歡好好好再打壓我就真造反給你看請大家收藏:()好好好再打壓我就真造反給你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