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女兒此前去桃城,恐是看走了眼。原以為他隻是個尋常之人,卻不想竟有如此驚世之才。”
沈淵笑著安慰道:“喬兒莫要懊惱,這世間之人,本就複雜多麵,一時看走眼亦屬尋常。待那周桐進京,朕自會會他,親自探探究竟,看看他到底是何方神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沈喬聽了之後也拍手叫好
“那到時候我也要看一看”
父女二人正說著,沈喬忽然想起母妃對這些詩句或許也有獨到見解,便帶著沈淵一同前往後宮。
後宮之中,楊妃身著一襲淡紫色的羅裙,靜靜地坐在窗前的榻上,手中正拿著周桐等人的詩詞,微微低頭,似在仔細斟酌品味。見沈淵與沈喬前來,她輕輕起身行禮。
“陛下,喬兒公主。”楊妃的聲音溫柔婉轉,如潺潺流水。
沈淵擺了擺手,示意她免禮,隨後笑著問道:“愛妃,朕聽聞你也在看這些詩詞,你對這周桐,有何看法?”
楊妃微微抬起頭,眼神中透著一絲欽佩。“陛下,能寫出這般詩詞之人,定是有著極為豐富的內心世界,對世間萬物皆有深刻洞察。其文字或豪放不羈,或溫婉細膩,仿若能將人帶入他所描繪的情境之中,可見其文學造詣極高,才情非凡。”
沈淵微微點頭,幾人圍坐在一起,就著這些詩詞談笑風生,氣氛融洽而愉悅。
正說著,一名太監急匆匆地小跑過來,神色略顯慌張。他在宮殿門口停下腳步,先向沈淵行了個禮,隨後低聲說道:“陛下,有人在外求見陛下,稱有要事相報。”
沈淵微微皺眉,心中疑惑,起身對著楊妃和沈喬說道:“朕去去就來。”言罷,便隨著太監向外走去。
來到一處偏僻的拐角,沈淵揮了揮手,示意左右侍從退下。刹那間,隱殺如同鬼魅一般從房簷上輕輕躍下,單膝跪地,向沈淵行禮。
“陛下,臣已查到那徐巧的身世。她乃是上一任戶部侍郎之女,昔日在長陽也曾小有名氣。後來因為戶部侍郎犯罪,全家被發放到鈺門關充軍。
臣還探查到,她此前與三殿下沈丘陵在文學方麵曾有過一些交集,至於其他詳情,臣等還在進一步探查之中。”
隱殺的聲音低沉而沙啞,在這寂靜的拐角處顯得格外清晰。
沈淵靜靜地聽著,眼神深邃而平靜,仿若一潭深不見底的湖水。待隱殺說完,他微微抬起手,輕輕揮了揮,示意隱殺退下。
他的目光緩緩望向遠處,腦海中浮現出三皇子沈丘陵的麵容。
心中暗自思忖:“四弟好像曾提及,周桐與那徐巧甚是恩愛,那首《青玉案·元夕》好似便是因她而作。這周桐,倒是越發讓人捉摸不透了。”
他站在那裡,久久未動,仿若在思考著什麼。
沈淵嘴角微微上揚,勾勒出一抹神秘莫測的笑容,那笑容中似藏著無儘的思量與盤算。隨後,他轉身快步朝著禦書房走去,腳步匆匆,衣袂隨風飄動。
踏入禦書房,沈淵徑直走向那寬大的書案,親自提起禦筆,神情專注而又透著威嚴。他揮毫潑墨,寫下一道道旨意:“玉門關此次守軍,臨危不懼,堅守陣地,守出了我大順之氣勢,於艱難困境之中有力地消耗金兵,為後續之圍困戰略立下了不可磨滅之汗馬功勞。朕心甚慰,特此嘉獎。著令周桐、歐陽羽等相關將領即刻進京領賞,不得有誤。”字跡剛勁有力,每一筆都蘊含著天子的權威與決斷。
寫罷,沈淵將聖旨遞給一旁的侍從,鄭重吩咐道:“此旨八百裡加急送往玉泉山,務必儘快送達。”侍從雙手接過聖旨,高聲應諾,旋即匆匆退出禦書房,前去安排加急遞送之事。
沈淵佇立在窗口。周.......桐,歐陽羽,朕倒是越來越好奇了。
喜歡好好好再打壓我就真造反給你看請大家收藏:()好好好再打壓我就真造反給你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