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兩天,沮授拿了一摞官吏的考評卷宗前來。
冀州的官吏良莠不齊,按照張塵事先所說的標準,沮授已將他們依次劃分等級,並附加了政績簡述。
張塵大致看了一遍,不禁暗自皺眉。
果然,這裡麵還是丙等及末等居多,看來都是賣官鬻爵釀的禍端!這就任的官吏,隻知撈錢,根本不把百姓放在眼裡。
既然現在的冀州已經是他張塵的,那便不能任由這些貪官汙吏胡來。
張塵當即下令,按照此次考評結果,乙等留用,丙等降職,末等的大多是那些貪官汙吏,魚肉百姓之徒,統統鎖拿下獄,依法懲辦。
至於甲等,便是些真正的人才,張塵打算一一見過,量其才而授予要職。
好在,甲等的官員也還是有幾人的,張塵一一看去,隻見牽招、方平、董昭、蔣奇的名字都赫然在內。
不過,其中還有一人,倒是讓張塵眼前一亮。
甘陵國相,劉虞。
劉虞?就是後來的幽州牧?
張塵知曉此人,此人也是漢皇後裔,為政素以寬仁著稱,愛護百姓,賢名遠播。若論仁德,他隻怕還要在劉備之上。
隻可惜,亂世之中,空講仁義是沒有用的。劉虞的仁義實在過於迂腐,在這樣的亂世之中根本沒法立足,最終落得了個兵敗身死的下場。
劉虞這樣的性子,雖不適合成為一方諸侯,但作為一郡官吏來說,他還是非常出色的。
而張塵現在就需要這樣的人!
劉虞既為甘陵國相,位同太守,有他主政,甘陵當可無憂。隻是,張塵必須確保一點,就是他能真心為自己效命。
“公與,派人前往甘陵,傳召劉虞,我要親眼見見此人。”
“諾。”
沮授領命,告退而去。
當晚,張塵又將這些官員考評的卷宗細細查閱,直至夜深。
他已繼任州牧,接下來,自己手下的那些人也要逐一安排妥當。畢竟,自己的人用著才順手。
張塵苦思一夜,終於草擬了一份升遷調令出來。
田豐任彆駕從事,沮授任治中從事,兼任參軍,另於軍中設立“軍師祭酒”一職,總管軍事運籌,由郭嘉出任。
至於軍中武官的任命,那就簡單的多了。
自漢武帝征討匈奴伊始,有軍功者比比皆是,隨之而生的便是許許多多的“雜號將軍”。這些封號官職無分大小,但榮譽感卻極強,正可作為封賞所用。至於戰時誰為主次,到時再行冊封也便是了。
當即,張塵大筆一揮,便草擬了詔令。
罷麴義魏郡都尉之職,加封“破虜將軍”。
罷高順軍司馬之職,加封“討逆將軍”。
罷張合軍司馬、魏郡賊曹掾之職,加封“揚威將軍”。
罷高覽魏郡兵馬掾之職,加封“揚武將軍”。
罷牽招成安令,加封“奮武將軍”。
罷方平臨漳令,加封“偏將軍”。
罷董昭癭陶令,加封魏郡太守。
罷蔣奇癭陶縣尉,加封魏郡都尉。
加封徐晃為“裨將軍”、趙雲為“虎威將軍”。
其餘空閒職缺,便由各郡太守自行招募舉薦,量才任用,張塵便不一一過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