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聯盟解散
見眾諸侯遲疑,王允不禁大急,忙道:“各位大人,如今董卓已經窮途末路,苟延殘喘,大家隻需奮力一擊,必能攘除國賊,立不世之功!為何在此緊要關頭,猶疑不定啊?”
王允話音剛落,袁術立馬陰陽怪氣地說道:“王司徒,非是我等猶疑不定,倘若我等都不在屬地,萬一出了亂子,豈不天下大亂?這個責任,你擔負得起嗎?”
“這……這……”王允一時語塞,不知該如何作答。
張塵見狀,沉默良久,輕歎一聲道:“各位,我知道大家都有各自的難處。既然事已至此,各位也算儘了心力,這會盟,不如今日就散了吧……”
“什麼!這怎麼行?”張塵話音一落,眾人皆是一驚,王允、蔡邕二人更是立馬站了起來。
王允急道:“大將軍三思,若此時解散盟軍,豈不令董賊逍遙法外?”
蔡邕也道:“是啊,大將軍,此舉萬萬不可啊!”
二人連聲勸阻,其餘眾諸侯則是各自不語,有的如釋重負,有的麵露喜色。
當下,眾諸侯中站起一人,正是曹操。
曹操向張塵拱手一禮,神情肅然道:“將軍,諸位大人雖各自有理,但今解散會盟,欲待董卓如何?將軍莫要忘了,董卓雖敗,仍有二十萬大軍在握,除惡不儘,豈非放虎歸山?”
張塵點頭道:“孟德之言,我自有考量。董卓傾覆王室,篡權奪位,經此一敗,已儘失天下人心。他縱有大軍在握,亦難複起。就算現在不殺之,不出數年,他必眾叛親離,一敗塗地!”
張塵說罷,眾諸侯不禁微微點頭。
在他們看來,前來會盟,連破汜水、虎牢,收複洛陽,已是儘了臣子之道。這為國除賊的名聲也已經賺到了,他們真正的目的,不過是借此贏得一波聲望,好叫士子歸心,黎民依附,從而壯大自身的實力。
至於耗費錢財軍力,去和董卓硬拚,他們自然是不願的。
大家心裡其實都明白,董卓隻是做了他們沒敢去做的事而已。
有了他的先例,以後天下必是諸侯割據之態,誰的拳頭硬,地盤廣,誰就能在這亂世中存活下去。這個時候,要是因為什麼所謂的大義,損了自家根基,將來,隻會在這亂世之中被人吞並,成為他人上位的墊腳石。
張塵看著滿座諸公,又看了看站在原地,深深歎息的曹操和王允、蔡邕兩位大人,輕聲道:“大家不必氣餒,董卓雖未伏誅,但洛陽已經收複,陳留王也已得救。當務之急,是請陳留王早下退位詔書,歸皇權於正統,我等再前往鄴城,朝拜天子,以安天下。”
三人對視一眼,心知此時也無更好的辦法,於是齊齊一拜,道:“但憑大將軍做主。”
張塵又對王允道:“既然事已議定,有勞王司徒在府中設宴,今晚與諸公餞行。明日一早,諸公各自撤軍回屬地,本將軍帶陳留王返回鄴城,拜見天子,順便為諸位請功。諸公若有誰願一同朝拜天子,也可與本將軍同行,如何?”
“將軍,下官的屬地遠在西涼,董卓西歸,恐侵我地界,可否容下官先行告辭。”
張塵說完,一人當時站起,正是西涼太守馬騰。
這馬騰原本算是董卓的下屬,董卓進京後,鞭長莫及,疏於對西涼的管轄,馬氏便趁勢而起,聯合韓遂,侵吞了不少涼州的地盤,並大肆擴充軍力,儼然也成了一方諸侯。
董卓入主中原已然無望,若想東山再起,隻有將西涼重新納於掌控,馬騰與他,必有一爭!
這一切,正在張塵的算計之中。
張塵點了點頭,道:“馬騰將軍所言極是,董卓西歸,必要染指涼州,你務必謹守西涼,決不可讓其得逞。待我麵見天子,保你做涼州牧。”
“多謝大將軍!”
馬騰一聽,欣喜不已,當下拜謝了張塵,告退而出,自點人馬複歸西涼。
馬騰走後,另一人也站起身道:“將軍,下官此番折損不少兵馬,實在無心飲宴,還請準我先行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