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塵說著,再拜頓首。
張塵謝過恩典,又向劉辯與何太後一一稟明了此戰之中,眾諸侯的功勞。
劉辯與何太後聽罷,心中大悅,連連點頭,當即一一給了封賞。
封孫堅為征東將軍,領揚州刺史、長沙太守。
封袁紹為前將軍,領豫州刺史、汝南太守。
封袁術為後將軍,領南陽太守。
封馬騰為左將軍,領涼州牧。
封公孫瓚為征北將軍,領北平、遼西太守。
封曹操為征西將軍,領兗州刺史、東郡太守。
王允忍辱負重,潛伏於董卓身邊,裡應外合,助大將軍拿下洛陽,其功甚大。特旨官複原職,並加封永寧亭侯,賜食邑五百戶,另賞黃金五百斤,錦緞百匹。
蔡邕本戴罪之身,念其受董卓脅迫,又能深明大義,協助大將軍裡應外合,平定洛陽。故儘赦前罪,仍封左中郎將之職。
張繡棄暗投明,將兵馬帶離洛陽,使得洛陽順利收複,儘赦其罪,加封宛城令。
其餘眾人,依其功勞大小,著尚書台論功行賞。
封賞已畢,何太後又開口問道:“張卿,你方才說,董卓敗逃前,其黨羽竟將洛陽宮室焚燒殆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塵聽罷,當即拜道:“臣有罪,臣思慮不周,致使賊人有機可乘,焚毀宮室,臣罪該萬死!”
“臣等有罪!”王允、蔡邕見狀,也連忙跪地告罪。
“卿等不必自責,這是董賊之過,與你等無關。”何太後道,“隻是宮室焚毀,聖上與哀家無法回京,這該如何是好?”
張塵道:“陛下,太後,洛陽宮室已毀,若要重建,非得三五年不可。臣鬥膽提議,於鄴城重修宮室,以為新都,不知陛下與太後意下如何?”
此話一出,滿朝文武頓時驚愕。
以鄴城為新都?
這似乎是目前來看,最好的選擇。
可是,鄴城縱然在張塵的治理下,頗為繁華,可怎比得上兩百年都城的洛陽呢?
一時間,百官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這時,忽有一人站了出來,道:“陛下,太後,臣以為,大將軍所言極是。洛陽宮室重建,非朝夕之功,而陛下與太後需有安身之所。如今,聖駕駕臨鄴城已有數月,此時,遷都於鄴城乃上佳之選。”
此人說罷,躬身一拜。
眾人一看,原來正是三公之一,太尉楊彪。
張塵不禁默默點頭。
這楊彪就是楊修的父親,也是忠於漢室的元老之一,此時他主動站出來支持自己,無疑令自己的提議深得眾人之心。
果然,楊彪剛一說完,立刻就有朝臣紛紛站了出來。
“臣附議。”
“臣附議。”
劉辯見群臣紛紛附議,一時也沒了主意,轉過頭看向了何太後。
何太後緩緩起身,道:“張卿之言,甚合哀家之意。既如此,就依張卿之言,即日起,定都於鄴。至於興建宮室一事,也交由張卿全權負責。”
張塵當即叩拜道:“臣必儘心儘力,不負天恩!”
喜歡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請大家收藏:()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