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忠臣楊彪
何太後在太監的攙扶下緩緩退出殿去,在與張塵擦身而過時,她又瞥了一眼這個年輕人。
當年,他進宮拜見的時候,才不過十六七歲,如今也才剛二十出頭,為何那眼神中,就已經是讓人捉摸不透的深沉了呢?
不過,破黃巾、敗黑山、平幽州之亂,又率十八鎮諸侯征討國賊。這些,又豈是一般的年輕人能夠做得到的?
就在何太後出了大殿之後,身後的宮殿內傳來了百官齊聲的叩拜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何太後不禁駐足轉身,遙望著端坐在龍椅之上的劉辯,和階下齊齊跪拜的百官,心中不由蕩起一絲波瀾。
我的辯兒,終於成為了真正的皇帝……
大殿之上,劉辯第一次獨自一人坐在龍座之上,沒有母親在身後,他心中仿佛失去了底氣一般,良久方道:“眾愛卿,平……平身。”
“謝陛下!”
群臣齊聲應道,聲音回蕩在大殿之中,使得劉辯不禁一震。
“眾卿……可還有本要奏?若是……若是沒有,今日便先到這?”
張塵輕輕站了出來,語氣平淡地道:“陛下。”
劉辯身子微微一顫,不知為何,他對眼前這個曾救過他命的年輕人,竟有著一絲畏懼。
或許是張塵常年征戰,身上沾染的殺伐之氣,驚到了他。
劉辯試探地問道:“大將軍,還有何事要奏?”
看著劉辯這副樣子,張塵心下不由感歎。
天子懦弱至此,真不知是喜是憂。
張塵道:“臣啟奏陛下,當日,董卓亂政,不少忠心於朝廷的大臣憤而辭官。如今,各省台司院,多有空缺,長此以往,難免影響朝政運轉。臣懇請陛下,降旨召回去官臣工,官複原職,使之再為朝廷效力。”
“愛卿所言極是,準奏。”
“陛下。”太尉楊彪又道,“朝廷遭此劫難,臣擔心部分臣工會因此心灰意冷,不願出仕,還請陛下降旨,著各地察舉賢才,以補空缺。”
“不錯,太尉言之有理,準奏。”
“陛下聖明。”
張塵、楊彪和一眾大臣一齊拜道。
少時,無人奏本,太監遂高喝一聲“退朝”,劉辯如釋重負,拭了拭額上的汗珠,在太監的簇擁下走出了大殿。
皇帝退朝,百官也相繼散去,張塵來到楊彪身旁,躬施一禮道:“楊太尉。”
“大將軍,老夫有禮。”楊彪還施一禮,道:“不知大將軍有何見教?”
張塵道:“今日承蒙楊太尉仗義執言,聖上才能順利親政,自此江山穩固,朝廷之幸,天下之幸也。”
“大將軍言重了。”楊彪道,“此乃老夫為臣者之本分,昨日,若非大將軍提及,老夫還未曾想到此處。大將軍不光少年英雄,還為國為民,殫精竭慮,實令老夫感佩之至。”
“昨日宴會,與楊大人匆匆一晤,未曾深談,不知今日,可否容我到府上叨擾半日,好向大人請教為官之道。”
張塵說著,深施一禮。
楊彪見狀,不由暗自感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