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塵收回目光,心中已暗自有了計較。
當今天下,若想保有一州一郡之地,必須既能治政安民,又能治軍守土,不光主君本人要知文曉武,麾下僚屬也需文武兼備,不可缺失,如此,方可在這亂世之中謀得一席之地。
但孔融偏文,此文乃詩文筆墨之文,而非明修內政之文。至於武略,更是一竅不通,其麾下僚屬,也無能征善戰之將,如此怎能守土?隻怕亂世一起,第一個就要為他人所滅。
與其如此,還不如及早脫離這是非之地。
於是,張塵當即道:“文舉,你善文而不善武,在這亂世之中掌管一郡之地,也確實為難你了。不過,你文采出眾,又是孔聖後人,當世名儒,若就此歸隱,實在可惜。不如待北海安頓下來,你與我同回鄴城,我在朝堂之中,為你謀個修書治學之官,儘你所長,你看如何啊?”
“若能如此,融此生餘願足矣,融拜謝大人!”孔融聽罷,頓時大喜,當即下拜。
第二天,孔融便召集眾人,商討善後之策。
主簿王修,明於政務,當即便提出了幾項方略。
孔融聽罷,覺得甚好,便吩咐一應實施,另外張榜安民,減免百姓一年賦稅,對陣亡將士的家屬予以撫恤。
北海經此一戰,城防有損,張塵遂令徐晃,率五千軍士,協助修繕城防。
劉備兄弟三人已率軍離開,曹豹也自率軍返回下邳去了。
臨行前,張塵還特意叫趙雲、徐晃、高順等將同曹豹熟絡了一番。
趙雲曾在虎牢關前大戰呂布,其武勇,曹豹是親眼所見,對他早就仰慕已久,幾人相談甚歡。
這曹豹是重義之人,與之結好,有利無害。何況,他雖然武功不濟,但手下的丹陽兵,張塵還是很看重的。
這可是陶謙的王牌部隊,這一次救援北海,丹陽兵也是大放異彩。
現在打好關係,等將來入主徐州,若能有這樣一個助力,定然事半功倍!
一轉眼,時間過去了半個多月,北海大抵安定,張塵也準備返回冀州了。
他隻向天子告了一個月的假,未曾料想會有這許多波折,如今已是超期未返,雖然天子不會怪罪,但冀州和朝堂還有諸般大事,需要他來料理。
於是,第二天,張塵便令麴義、高順、趙雲、徐晃四將,整頓軍馬,率軍起行。
張塵也帶了太史慈、孔融二人,隨軍同行,返回鄴城。
臨行前,孔融將北海軍政,全權委托給主簿王修打理,叮囑他在新任太守到來之前,務要與眾人一起,小心打理北海之事。
王修一一領命,拜彆孔融。
而張塵,也從旁觀察,將這王修的情況看了個清清楚楚。
【姓名:王修】
【擁有詞條:治郡之才紫)、公正廉明金)、名士藍)、不謀舊主紫)】
【治郡之才紫)】:你的才能足以治理一郡之地。
【公正廉明金)】:你處事公正,賞罰分明,廉潔奉公,為百姓所稱道。治下民心大幅提升,下屬忠誠度大幅提升)
【不謀舊主紫)】:你能守住起碼的忠誠底線,即使投於他人,也不會算計舊主。
這個王修,也是個不錯的人才。
相比之下,他似乎比孔融更能勝任這個太守的位子。
張塵回想著書上的記載,曆史上,青州一帶好像未曾有過太大的戰役。先是袁紹拿下北方四州,後來袁紹敗亡,青州也就平穩地歸了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