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虞眼見公孫瓚並不買賬,也不由動了幾分怒氣,喝道:“公孫瓚!你竟敢抗旨不遵?是要謀反嗎?”
“哼!此乃奸賊矯詔,我豈不知?你劉虞勾結外族,養寇自重,才是罪大惡極!我勸你現在就打開城門,隨我去麵見陛下謝罪,否則,待我打破城池,必不能輕饒了你!”
“公孫瓚,你休要信口雌黃了,你今日來此,分明就是奪取幽州,以為我不知嗎?還找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做什麼?”
公孫瓚被劉虞一語點破,當下也不再遮掩,大喝道:“哼!劉虞,你既然明白,那我也不與你繞彎子,這幽州我誌在必得!你若肯降,看在往日交情,我可以給你留個長史的位子,若是你不知好歹,休怪我不客氣!”
“哼!大膽逆賊!聖諭在此,竟敢不遵,還反攻州郡,犯上作亂!今日有本將軍在,你休想進得一步!”
城樓上,太史慈見狀,登時怒不可遏,朝著城下喝罵。
公孫瓚抬頭一看,卻見城樓之上,竟有一副生麵孔。但見此人,二十幾歲的年紀,身材偉岸,豐姿俊朗,身披鎖子甲,背負雙鐵戟,凜凜生威。
公孫瓚不由一驚,又見此人出言不遜,不由怒道:“你是何人,竟敢在本將軍麵前大放厥詞!”
“本將軍乃是朝廷欽封的護烏桓校尉,太史慈。今奉大將軍之令,前來處置烏桓歸化一事。如今,烏桓大部民眾皆已造籍入冊,成為我大漢子民,本將軍絕不容許,你濫殺無辜百姓!”
“無辜百姓?烏桓殺我將士,掠我子民,何謂無辜?!”公孫瓚大怒道,“如今,他們憑什麼搖身一變,就成了大漢百姓?哼!我知道了,定是張塵那奸賊派你前來,意圖包庇這些賊子!”
“將軍,不必與之多言,待打破城池,將此人斬首示眾,首級傳於張塵麵前,好叫那奸賊也知曉我等的厲害!”
身後一將,見太史慈出言不遜,不禁大怒。
此人正是單經。
自從嚴綱在並州戰死,他便成了公孫瓚帳下的頭號猛將,也是他最為倚重之人。
公孫瓚一向眼高於頂,卻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其實,以單經這等武藝,根本連個二流貨色都算不上。
多年來,公孫瓚對戰烏桓,屢屢得勝,便自以為天下無敵,以為自己麾下,個個都是萬夫莫敵的勇將。就連前次並州之敗,他也隻是歸咎於勞師遠征,糧草軍備不足之故。
這一回是在幽州,自己麾下的兵馬有數倍於敵,實在是沒有輸的理由。
於是,公孫瓚也再一次自負了起來。
“城上的小子,彆說本將軍不給你機會,你可敢下得城來,與我一戰?”
“哼,有何不敢!小爺這就來會你一會!”
太史慈說罷,轉身便朝城下走來。
劉虞一驚,連忙追上去道:“太史將軍,你若出城,公孫瓚大軍攻城,誰來守城啊?”
太史慈笑道:“使君勿憂,那公孫瓚兵馬數倍於我,卻不直搶占先機,四麵圍城,反而與我叫戰,足見此人無謀也!待某下去,斬他一二將領,先挫一挫他的銳氣!”
說罷,太史慈提槍上馬,喝令開城,隨即便帶了數百軍士殺出城來。
太史慈立馬陣前,將槍一擺,眉峰一凜,喝道:“公孫瓚,小爺來了,還不速來受死!”
公孫瓚大怒,提槊正要來攻,一旁卻躍出一將,道:“不勞主公出馬,待末將擒此敵將!”
公孫瓚視之,大喜,原來正是大將鄒丹是也。
隻見鄒丹提刀躍馬,大喝一聲,直取太史慈。
太史慈端坐馬上,眯著雙眼,看向來人,隻見其揮刀縱劈,卻是門戶大開,破綻百出。
看著聲勢駭人,原來不過是個銀樣鑞槍頭!
太史慈不由暗自哂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