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此時,隻見一隊敗兵狼狽逃竄至城下,看甲胄服飾,正是公孫瓚的部下。
“父帥!父帥!不……不好了,援軍……援軍來了!”
那隊軍士衝到公孫瓚跟前,隻見為首一將,灰頭土臉,儘是狼狽不堪之色。
公孫瓚一看,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這人不是彆人,正是負責攻打西門的將領,自己的兒子,公孫續。
見他這副頹敗之樣,公孫瓚怒道:“沒用的東西,給你立功的機會,如何搞成了這個樣子?”
“父帥!援兵,援兵到了!”公孫續一臉驚慌地道。
“胡說!整個幽州都在我掌控之下,何來援兵!”
“是……是冀州軍,是冀州軍殺來了!”公孫續急道,“父帥,西門的兵馬已經全軍覆沒,南門和北門隻怕也凶多吉少,父帥,快下令撤軍吧!”
“大膽!竟敢亂我軍心!我砍了你!”
公孫瓚說罷,便要拔劍斬殺公孫續,眾將見狀,急忙攔下。
就在這時,又有兩隊敗兵奔逃而來,隻見一個個丟盔棄甲,好不狼狽。
而與此同時,在這些敗兵的身後,兩支軍容整肅的軍士,從南北兩門的方向,包抄而至。
城上,太史慈向下看去,不由大喜,興奮地道:“是渤海大營的駐軍!主公的援兵到了!”
公孫瓚眼見那兩隊人馬緊隨而至,也不由大駭,定眼看去,隻見當先一將,提槍躍馬,殺奔陣前。
那將微微抬眼,環視一遭,目光落在公孫瓚身上,道:“公孫將軍,為何妄動不義之兵?聽某好言相勸,速速退兵,讓出所占城池,尚可保全性命,不然,悔之晚矣!”
公孫瓚抬眼望去,卻見這將麵生得很,並未見過,不由心生疑竇,道:“何方鼠輩?也配來質問本將軍!速速報上名來,本將槊下,不死無名之鬼!”
張合冷聲道:“我乃大將軍麾下,上將張合是也!公孫瓚,你抗旨不遵,濫殺無辜,逆反作亂,荼毒幽州,實乃罪大惡極!我今奉大將軍之令,特來拿你!”
“哈哈哈哈!原來是張塵那廝派你前來,好,本將倒要看看,你有多少斤兩!”
說罷,公孫瓚拍馬趕上,舉槊攻來。
張合毫不示弱,舉槍相迎,“當”的一聲,雙方兵刃相擊,公孫瓚隻覺手臂酸麻,不由暗暗心驚。
這個張合,絕非等閒之輩,隻怕又是個厲害角色!
豈有此理,張塵麾下,怎麼有這許多能人?
公孫瓚心下大亂,張合卻趁勢猛攻,十餘合後,公孫瓚抵擋不住,敗陣而走,張合拍馬直追。
公孫瓚敗回陣中,張合飛馬直入中軍,往來衝殺,瓚軍莫能擋之。
此時,徐晃、楊鳳二將也引軍到此,見張合已衝入中軍,怕其有失,急忙率軍直衝敵陣。
兩軍接戰,公孫瓚軍適才奮力攻城不下,氣力已然耗損殆儘,此刻遇到鋒芒正盛的冀州軍,哪裡能敵,不消片刻,形勢便急轉直下。
另一邊,張合殺入敵陣,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瓚軍一時大駭,皆不敢近。
公孫瓚心下大驚,眼見張合勇猛,不由心生怯意,急忙往後軍敗走。
“兄長先走,小弟斷後!”
此時,一將大喝一聲,舞刀拍馬,去戰張合,正是公孫瓚之弟,公孫範。
他先前在並州被麴義所擒,正是公孫瓚派人說和,花了重金才將其贖回。他一向重義,眼下生死攸關,自是奮力上前,以報當日兄長的相救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