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連珠箭?!”張合聽罷,不由一驚,道:“那是隻有箭技達到頂峰之人,才能掌握的本領。據說,這門功夫不但可以七箭同發,而且可以接連開弓,大成者甚至可在須臾之間,連發七七四十九箭,厲害非常啊!”
郭嘉點頭道:“不錯,這‘映日金刀’名為一十二口,卻並非是隻有十二把刀。而是說,修煉大成者可連發一十二把飛刀,奪人性命!我思來想去,世間也唯有這門功夫,方可在瞬間發射十餘之箭,將這些飛刀一一擊落。若非如此,實難破之。”
張合不禁皺眉道:“可是,世間能掌握此等箭技的,可謂鳳毛麟角。我軍之中,以弓術見長者,唯有子義,可據我所知,就算是他,也未能達到此種境界。古往今來,能有此功力者,唯有當年的飛將軍李廣!”
郭嘉也是暗暗皺眉,道:“我們不知,或許有人知道。”
“哦?是誰?”
“主公在各地安插的細作,遍及天下,或許,他們能打探到一些消息。”郭嘉道,“事不宜遲,我立即修書,請主公尋找箭術頂尖高手相助!”
說罷,郭嘉即告退出帳,當即便寫下了一張信箋。
前次修書,是上報戰況,非隻言片語可述,才寫下正式書信,派人快馬送往鄴城。但這一次,是軍情緊急,時不我待,郭嘉決定找到幽州細作,用其特有的飛鴿傳信的方式,將消息傳回。
但願主公能找到此人吧……
郭嘉不禁在心裡默默祈禱。
……
幾日後,冀州,鄴城,大將軍府。
張塵看著桌上的信件,眉頭緊鎖,臉色肅然。
這封信正是張合、郭嘉呈遞的戰報,軍士馬不停蹄,奔行數日,終於在今日將它送到了張塵的手中。
張塵看罷信中內容,也不禁駭然。
原以為公孫瓚接連敗陣,已然窮途末路,沒想到半路竟殺出了一個女兒來。
更不曾想,這小丫頭居然如此厲害,連斬了三員大將,就連楊鳳也死於她的飛刀之下。
眼看幽州即將平定,沒想到最後的節骨眼,竟然發生了這種事!
張塵的第一反應,便是派強將領兵支援。原因無他,當下,必須以鼓舞士氣為上,一旦士氣不振,必為公孫玲瓏所趁。
於是,張塵急喚趙雲前來,令他連夜趕往中山,調集當地的三萬駐軍,火速馳援張合,並在必要之時,接掌帥印。
中山與幽州的距離,雖然不及渤海,但已經是最近的了。渤海駐軍已經全部由張合帶走,現在能夠快速調集的兵馬,隻有中山了。
但這一去,少說也要一個月之久,隻希望這段期間,張合、郭嘉他們能夠穩住大局吧。
趙雲領命而去,也知事關重大,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夜出城,就往中山趕去。
就在他走後不久,沮授匆匆而來,將一枚蠟丸交到了張塵的手裡。
“主公,幽州細作傳來的消息。”
“幽州?”張塵不禁一陣狐疑。
幽州此時還能傳出什麼消息?
張塵連忙將蠟丸撚碎,打開一看,不由大驚。
這字條上的落款,竟是郭嘉!
這是郭嘉利用細作傳信的渠道,發出的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