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塵不由暗暗思索。
如今,琅琊郡已得,即便曹操拿下剩餘的五郡,也無法阻擋我南下進兵。可是,方才安撫了陶謙,如今要棄之不顧,是否不夠道義?
再者,曹操若得徐州五郡,立穩腳跟,會不會再生出些彆的心思?
他之所以選擇收服曹操,一是為舊日之情,不忍攻之。二也是為了最大程度的減少戰鬥損耗。
曹操,畢竟與公孫瓚不同,不但善於用兵籌謀,麾下更是文臣武將,數不勝數。縱然他現在隻有兗州一地,可若是武力攻打,也一定是塊難啃的骨頭。
但收服歸收服,對於曹操,張塵自不會放任,而是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雖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可曹操豈是一般人?那竟是一代梟雄,心思不可以常人揣度,若是全然放手,那不叫信任,那叫自負。
張塵決計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想到這,張塵微微笑道:“為父報仇,自是天經地義。本相已發下海捕文書,天下絕無人敢收留張闓,過不多時,本相必將此賊擒獲,到時,任由孟德發落!”
程昱聽罷,微微皺眉,卻也不好再說下去。
再說下去,就擺明了覬覦徐州了。
如今,琅琊郡已為張塵所得,他隨時都可以調集重兵駐紮,即便曹軍占了其餘五郡,也仍舊處於張塵的威懾之下。
再說,如若歸於張塵,是否得徐州也就不打緊了,反正背靠強援,已無後顧之憂,倒不如將兵鋒移到彆處,另謀出路。
想到這,程昱也道:“丞相所言極是。”
“那第三件事,又是什麼?”
程昱道:“這第三件事,曹公既歸於丞相,日後自當為丞相討伐不臣。但曹公與汝南袁紹有舊,還望丞相日後對付袁紹之時,能手下留情。”
張塵聽罷,不禁微微一怔。
真想不到,這一世的曹操沒有與袁紹為敵,竟然會幫他說話。看來,曹操也是個頗重義氣之人啊!
張塵道:“我亦是袁氏門生,自當對袁氏照拂,隻要袁氏不悖反朝廷,我自然不會與他們為難。”
張塵說著,心中不由暗笑。
二袁之爭,必是雙輸之局。到時,江東孫堅、荊州劉表都會分一杯羹。我順勢南下,掃蕩中原,這哪裡是討伐袁氏,分明就是救他們性命!
張塵打定主意,隨即又道:“以上三事,我皆應允,還請仲德回去轉告孟德兄,我在鄴城翹首以盼,等他來歸。”
程昱站起身來,朝張塵深施一禮,道:“丞相放心,我即刻回稟曹公,不日即來。”
說罷,程昱再拜而出,自回兗州去了。
程昱走後,張塵暗暗思索。
曹操來歸,應是問題不大,如此一來,有兗州、徐州做緩衝,自己便可坐觀二袁之爭的結果。
等到二袁分出勝負,元氣大傷之時,他再一舉南下,掃蕩中原。就算荊州劉表、江東孫堅也來搶地盤,憑自己的軍力,也總能分上一杯羹吧。
到時,少說淮河以北,將儘在掌握。
張塵一時間信心滿滿,心情大好。
正在此時,下人來報,說府門外有兩個少年前來求見,看其裝束,似乎不是本地人士。
下人一邊說,一邊取出了一個用布包裹的物事,遞給張塵。說是那二人說的,隻要丞相見了此物,便會明了。
張塵不由一驚,忙打開一看,卻頓時變了臉色。
喜歡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請大家收藏:()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