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塵話語鏗鏘有力,有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黃忠、魏延相視一眼,異口同聲地道:“末將定不負主公重托!”
“回去收拾停當,便即前往青州吧。我已下令魯班堂,廣招工匠,督造戰船,至於其他,我會讓王修全力相助你們。”
“多謝主公!”
二將深施一禮,轉身離去。
張塵看著二人離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暗歎。
漢升,文長,希望你們不會讓我失望。
青州水軍,要比荊州、江東更厲害!
……
時光荏苒,不覺半年已過。
光熹五年194年)。
一月,洛陽宮殿修建完成,張塵上表,請天子還都洛陽。天子大喜,下旨大赦天下,改元興平。
張塵遂封華歆為洛陽令,又封趙雲為車騎將軍,率三萬精銳,護送天子及百官,返回洛陽。天子雖得返洛陽,卻仍處在張塵的掌控之下。
天子離開後,張塵便即下令,將鄴城的宮殿內外整修一番,作為他魏公國的宮室。
由此,張塵正式開始,營造屬於自己的王國。
張塵在鄴城建立起魏國的社稷宗廟,置百官,設尚書台,爵封文武。
文臣之中,以田豐為司空、沮授為司徒、郭嘉為太尉,又封董昭為尚書令,荀諶為侍中,蔡邕為禦史中丞……
武將之中,以麴義為大將軍,趙雲為車騎將軍,張合為左將軍,徐晃為右將軍,顏良為前將軍,文醜為後將軍……
張塵劃郡立國,凡麾下文武,皆晉爵數級不等,一時間,聲威大震……
而與此同時,中原一帶,二袁之爭曠日持久,曆經大小戰陣百餘場,互有勝負。隨著戰況愈演愈烈,原本小規模的戰鬥,也終於演變成為曠世決戰!
二月,袁紹親領馬步軍四十萬,進犯合肥,先鋒紀靈,領兵三萬先行。
這一戰,袁紹幾乎賭上了全部的家底,誓要將袁術徹底撲滅!
袁術見袁紹來勢洶洶,儼然一副不死不休的架勢,心中不由驚懼。
一年多來,他與袁紹之間,敗多勝少,若非有孫堅的三十萬江東子弟作為支援,自己恐怕早已撐不下去。
於是,袁術一麵令大將橋蕤,領兵十八萬拒敵,一麵命人飛馬前去孫堅大營求援。
而此時,孫堅的三十萬大軍,已經離開了江東半年有餘,在經曆了將近一年的戰鬥之後,如今也損失了將近十萬人馬。
眼見將士們軍心渙散,士氣漸衰,孫堅也隻得下令,退守廬江。
如今,各州的細作據點已被拔除,再要打探到情報並不容易。但張塵之前遣散了一眾細作,賜以重金之後,有一部分人感激張塵之恩,於是決定留下來,秘密潛入各州,依靠他們的刺探手段,繼續為張塵打探情報。
雖然沒有組織,但各自行事也更加便捷。由此,張塵才能對前線的戰況了如指掌。
如今決戰在即,看來勝負很快就要分曉。這麼說的話,劉表那邊,應該也快要動手了吧?
此時,廬江城內。
孫堅正自在帥帳之內,愁眉不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