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心中想著,忙問法正有何對策,法正思慮片刻,道:“既然敵軍在城西紮營,以為掎角,將軍大可分兵三路,自東、南、北三麵圍城,奮力進攻。”
劉備聽罷,不由皺眉道:“前者,先生說宛城城防正可為我所用,不宜破壞,如今卻成了阻擋我等進軍之障礙,早知如此,不若前幾日便奮力攻打。”
劉備話語之中,多少有些埋怨之意。
法正卻滿不在乎,道:“此一時,彼一時也,在下所爭,本非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是如何儘滅敵軍!”
“哦?”劉備聞言,頓時來了精神,忙問道:“先生有何良策?”
法正道:“大軍猛攻之下,倘若守軍不敵,令西營回防,則說明他們已是強弩之末。將軍可待其入城之後,向西合圍。倘若敵軍未令西營回防,我軍猛攻三日,其也必會將注意力全部集中於宛城。到時,將軍可趁夜派人襲取西營,必能一舉而克!西營既滅,宛城定然不存。”
法正頓了頓,又道:“昨日,對方襲我兩座營盤,此仇,正必要討回!”
劉備聽罷,喜道:“有孝直在,此戰無憂矣。”
於是,劉備當即下令,令張任率楊懷、高沛二將,領兵十萬,駐東門,令嚴顏率吳懿、雷銅二將,領兵十萬,駐北門,自己則親領大軍駐於南門。
待到明日,三門一齊進攻,攻打宛城。
當晚,曹昂於太守府中,聚集眾將。
劉備大軍已將宛城三麵圍住,如今隻剩西麵一路,曹昂見敵軍浩大,三麵大軍,每一路少說也有十萬人馬,但拎出來任意一路,都不是自己所能匹敵的。
曹昂不由得憂心忡忡,對眾將道:“諸位,劉備三麵圍城,來勢洶洶,如今,我軍當如何應對?”
周平立即言道:“我等必誓死守城,與宛城共存亡。”
此話一出,典韋也響應道:“不錯,戰至最後一兵一卒,絕不讓劉備踏進一步!”
曹昂聽罷,不由眉頭深鎖。
周平、典韋皆蠻勇之人,可是打仗豈是兒戲?劉備坐擁四十萬大軍,若要一味抵抗,最終便是城破身死之局。
曹昂看向一旁的沮授,道:“公與先生,可有良策?”
沮授道:“諸位將軍莫急,來此之前,主公曾付錦囊一隻,叮囑在下到宛城後再行開啟,此時,正是適當之時。”
曹昂聽罷,大喜道:“原來魏公早有謀劃,既如此,公與先生快快打開錦囊,看魏公有何指示?”
沮授點了點頭,當即打開錦囊,取出裡麵的字條,展開一看,不由微微笑道:“主公,果然妙算啊!”
曹昂接過字條,隻見上麵赫然寫著八個字:“棄守宛城,誘敵深入。”
曹昂道:“魏公之意,是讓我們棄守宛城,可這‘誘敵深入’,又做何解?劉備大軍在此,進退行止,皆要聽從益州牧劉璘號令,如何誘敵深入呢?”
沮授笑道:“主公‘誘敵深入’之意,不在於此,我已知矣。請將軍下令,在東、南、北三麵城樓設立草人,熄去火把,我軍今晚,趁夜色由西門撤離,與兩位夏侯將軍兵合一處,向西北而退。”
曹昂聽罷,沉吟片刻道:“既是魏公有命,一切全憑先生做主。”
曹昂說著,即令諸將各自回營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