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劉協抬眼一掃,見是荀彧,眉頭舒展了些許。
他知荀彧是一心忠於漢室的忠臣,故而心中對他也頗有幾分好感。
“荀令君,有何話說?莫不是也想勸朕?”
荀彧見劉協態度已決,當下也不再勸諫,隻道:“陛下,益州牧劉璋上奏,南蠻孟獲,拒不奉命,不肯出兵。”
“哼!該死的南蠻,朕當年就不該對他們心存憐憫!”
“陛下,南蠻非我族類,本就不能完全倚仗。如今麴義率領三十萬人馬,已入益州境內,不知陛下打算如何處置?”
劉協聽罷,略一尋思,道:“我軍數經大敗,兵馬損耗嚴重,益州絕難抵擋麴義進攻。與其白白犧牲,不如保存實力。傳旨,令劉璋率本部人馬,棄守益州,速速回軍至上庸。另外,帶走蜀地所有糧草財帛,一分一毫也不給魏軍留下!”
“什麼?!”荀彧聞言,不由大驚道:“陛下,您要棄守益州?那可是益州啊,下轄十二郡、五十四縣,更有地利之險,乃物富民豐之地,您……說不要就不要了?”
劉協道:“荀令君,益州乃朕龍興之地,朕豈忍棄之?可是眼下,我們的兵力根本不足以守住益州,隻能收攏戰線,移兵至上庸,扼守住荊州以西之地。隻有保全荊州,再擊敗曹操的四十萬大軍,才能保住漢室的基業啊!”
“陛下!”荀彧急道,“川地艱險,綿竹、劍閣皆是天險之地,隻要派遣得力之人駐守,魏軍急切之間必無法突破,陛下何故非要棄之啊?益州若失,到時,魏軍從益州和江東兩麵用兵,荊州豈不更加危矣?”
“荀令君不必擔憂,到那時,朕早已擊敗曹操,北上直搗許昌了!”
劉協滿眼自信,誌得意滿。
“陛下!”
“朕意已決,勿再多言,來人,速速派人前往成都傳旨,令劉璋即日起兵,不得遷延!”
劉協說罷,拂袖而起,轉身退朝。
半月之後,劉協派去的使者到了成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璋聽聞麴義大軍攻入益州,早已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此刻聽聞劉協旨意,如蒙大赦,當即傳令下去,整頓三軍,清點財帛糧草,準備起行前往上庸。
劉璋一麵差人速速準備,一麵又派人速往各郡,去知會一眾將軍,速速整軍,朝上庸彙合。
此時,西川大將張任,正率領五萬人馬,駐守劍閣。
麴義大軍入蜀,距此已經不遠,連日來,張任都在營中,忙著部署防禦。
這日,張任正在營中,與諸將議事,忽聞成都有使者前來,心中一驚,於是連忙出迎。
使者說明來意,張任聽罷,不由大驚失色:“什麼?前往上庸?這是劉使君之命?”
使者道:“千真萬確,將軍還是趕快整軍出發吧。”
張任確認使者所傳並無錯漏,不由怒道:“魏軍三十萬人馬已入川蜀,不日便將兵臨劍閣,本將軍正欲死戰,為何使君大人下此命令?現在前去上庸,那益州如何處置?難道要拱手送與魏軍不成?”
使者道:“將軍,這是陛下從襄陽發來的聖諭,如今,劉使君和各郡將士均已奉命起行,隻差將軍您了。將軍,還是走吧,既是陛下之意,您又何必執拗呢?”
張任聽罷,眉頭緊鎖,沉思半晌道:“先生請回吧。”
“將軍,您……?”
“我張任,生是益州之人,死是益州之鬼,請回稟使君大人,就說張任誓死守衛劍閣,若是魏軍有一兵一卒突破劍閣,那便是張任及五萬將士已儘歸黃泉!”
喜歡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請大家收藏:()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