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尼教嘛,王棣是知道的,乃是公元三世紀中葉波斯人摩尼在拜火教的理論基礎上,吸收了基督教、佛教等教義所創的一個世界性宗教。
武則天延載元年,波斯人拂多誕持《二宗經》獻於武則天,標誌著摩尼教在中原地區公開建寺傳教。開元二十年七月,唐玄宗曾下詔:“摩尼法本是邪見,妄稱佛教,誑惑黎元,宜嚴加禁斷。”摩尼教於寶應二年傳入回鶻,由於受到回鶻統治者的大力扶持,發展迅猛,很快成為國教。開成五年回鶻國破,被迫西遷,失去護法的摩尼教風光不再,會昌三年遭唐武宗敕禁,此後摩尼教在中原地區轉入民間。
到得本朝,中原的摩尼教則不得不依附佛教、道教以自存,逐漸演變為一種秘密宗教,通常被稱為明教。
“明教”啊,這大概更為世人知曉了。《倚天屠龍記》中多有敘述,乃至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也曾是明教教眾,方有了國號。
本朝至道中,懷安士人李廷裕在京城開封一家卜筮商店裡用五十千錢買到了一尊摩尼像,從此摩尼像就在福建流傳開了。大中祥符九年、天禧三年朝廷兩次敕福州。真宗朝進獻明教經典的福建士人林世長授守福建文學。顯然,摩尼教已經在福建贏得部分士人的信仰,依托道教,向合法化方向發展。
但是,摩尼教經常被指斥為鼓動叛亂的邪教。北宋太平興國間撰寫的《僧史略》把梁貞明六年陳州毋乙叛亂以及後唐、石晉時的相關叛亂歸罪於末尼黨類。
“末尼黨”,即“摩尼教”,隻不過各地稱號不一:淮南謂之二子,兩浙謂之牟尼教,江東謂之四果,江西謂之金剛禪,福建謂之明教。
尤其在福建,教徒多自稱“明教”,崇尚光明之意。兩浙的“摩尼教”,是從福建傳到溫州,再遍及浙東、浙西等地。
嗯,想來這時摩尼教在兩浙是較受歡迎的,洗腦術嘛,傳播途徑縱算再如何擠壓,也是生命力超強。
可是,琴操不是有心向佛麼,怎麼與這摩尼教又扯上關係了?王棣表示不解。
宗沐撓了撓頭,一五一十地說了那日的情形……
是日,二女久彆重逢,當真有說不完的話。
待得天色已晚,天雨未停,琴操便留聶勝瓊在竹園過宿。
宗沐受王棣囑托護衛聶勝瓊周全,儘忠職守,不敢懈怠。好在他隻是十五歲的半大小子,說不上男女之防,也留宿下來。
晚膳四菜一湯,全素,很是清淡。
宗沐胡亂扒了兩碗米飯,洗漱罷早早安歇。
約莫戌時許,他聽得院外有人敲門:“琴姑娘,開開門。”
門敲三遍後,那喚作“小青”的小婢嘟嘟囔囔地發著牢騷:“真是討厭,午後來時姑娘都已謝絕,這時又來,真是惱人……害奴奴下午都忘記關門了……”
宗沐暗笑:難怪下午來的時候門是虛掩著的,好個粗心大意的小丫頭呢。
牢騷歸牢騷,小青還是拿了傘小跑著去開門,不鹹不淡的招呼著來人:“王婆婆,方大叔,我家娘子已經歇下了呢。”
“王婆婆”指了指窗戶亮著燈的那間屋,嗬嗬笑道:“燈還亮著,一準沒睡著……”
小青撅著嘴不樂意:“有客人,不方便哩。”
王婆婆也不惱,滿不在意地說:“都是街坊鄰居的,有甚不方便的。”
“我教視肉身如同牢獄,清淨、光明、大力、智慧為教旨正義,自開方便法門。世間但有光明與黑暗,我教崇尚光明,何有男女之彆……”
宗沐透過窗紗望去,雨夜中隻見說話那漢子身形甚是雄偉,瞧不清麵目,聽聲音大概年近四旬。
漢子的聲音並不大,但很有力,雨聲中聽得清清楚楚:“琴姑娘與我教有大機緣,正可入教宣頌光明,普照世人。某觀姑娘一心向善,為光明故,再請姑娘入教就聖女位。姑娘若是不見,某明日再來……”
臥艸,宗沐一個鯉魚打挺,噌然起身。這誰呀?還明日再來?小哥咱這不消停呢,且瞧瞧是何方神聖?
呃,sorry,不好的詞都是和三郎學的,包括這個“騷蕊”,玩珠峰那三年多,不止玩彈珠,好的壞的都學會了。
不過,那位方大叔人高馬大的,金剛呢,好怕怕哦。摸了摸腰間,“小李飛刀”的刀還在,那就不怯了。
遺憾的是,飛刀沒派上用場。
亮著燈的屋子似乎愈發亮了,那個清冷的不帶煙火味的聲音響起:“婆婆,大叔,請回吧,‘聖女’不‘聖女’的,可莫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