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子夜歌_大宋河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8章 子夜歌(1 / 2)

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正所謂是:法天象地,帝王為尊,俯瞰全城,百僚拱侍。三城層環、六坡利用、布局對稱、街衢寬闊、坊裡齊整、形製劃一、渠水縱橫、綠蔭蔽城、郊環祀壇。

縱橫交錯的二十五條大街將全城分為東、西兩市,一共一百零八個坊裡,其中蘊含著季節變化和周禮之製。所有坊裡全部沿著中軸線整齊對稱、均勻分布,凡光德坊、頒政坊、通化坊、安仁坊、興化坊、崇仁坊、宣陽坊等……星羅密布,鱗次櫛比。

城內四級街道:第一級是連通幾座主要城門的街道,與東、西、南三麵幾座城門相對的街道,寬度都在三十三丈以上,中軸線朱雀大道更是達到五十丈左右;第二級是城中大多數道路,寬度在十三到二十三丈不等;第三級是順城牆下的道路,寬度在八丈左右;第四級是裡坊內的巷曲……

嗯,這是盛唐長安城,雄極天下。

杭州城雖比不得唐時長安,也不如現今的東京汴梁,但已是東南第一州,人口也超柳三變所言的“參差十萬人家”多矣。

大大小小四五十座坊市縱橫交錯,河道回繞,便是本地人也會迷失其中。

需要說明的是,自唐朝到五代,城市裡實行裡坊製,買賣商品要在特定區域的特定時間。宋朝建國初期承襲唐製,拿開封舉例,便是按裡坊管理,相當於全城分成很多個小區,每個小區都有圍牆,一到晚上就關門上鎖,百姓無故不能上街行動。但開封城區窄,人口發展快,經濟又發達,很快地方就不夠了,沿街住戶都私搭亂建,還在坊牆上開窗開門,城坊形同虛設,夜間也熱鬨不休。官方幾次試圖治理,太宗、真宗時兩次恢複宵禁,都沒有成功,到仁宗年間,就徹底成了不夜城,裡坊製就這樣退出了曆史。

而宋初的宵禁製度也有所變化,由原來的“一更”宵禁變為“三更”宵禁。才有了“馬行街直至三更儘,才五更又複開張。如要鬨去處,通曉不絕”、“在潘樓街,每五更點燈博易,買賣衣物、圖畫、花環、領抹之類,至曉即散,謂之鬼市子”這樣的清明上河圖。

但,汴梁城隻是個例,其它城市仍是在實行“宵禁”製,或嚴或馳罷了。

裡坊製雖已取消,但杭城的建築格局卻無法更改,至於宵禁,在當前局勢之下又嚴了起來。不過,官府並沒有多少人手執行徹底,隻在緊要坊街加強巡邏。

王棣看過內城區域圖,隻曉得崇文巷與明德巷相鄰,若非蘇三喚了衙差領路,他是萬萬尋不著地頭的。

一路行人寥寥,燈光昏黃,蟬鳴蛙叫,初夏的月夜,樹影婆娑,月色朦朧,分外迷人。

七拐八繞的到了一處長巷,領頭的蘇三打個手勢,停了下來。

“是我……”一個人影從樹蔭下躥了出來,低聲說了句,一身束身裝扮,正是宗沐。

幾個人貼在街角,輕聲的交流。

宗沐冷靜中透著些微興奮,說了這崇文巷的情況:

這條十丈長巷住了五、六十戶人家,多是些小商小販。王婆說的那家親戚在巷左第五戶,應該沒有後門。

“應該?”王棣皺了皺眉,蘇軾遇險的那棟房,若非實地察看,也看不出有側門和後門。

宗沐撓了撓頭解釋說,王婆帶著蘇小妹和蔡雲英過來,他暗暗跟著,為免行蹤暴露,隻守著那戶人家的臨街大門,無暇分身細查。

“三哥,麻煩你去後麵瞧瞧,可彆讓裡麵的人走了。”王棣當機立斷,分派人手。

蘇三點了點頭,帶著兩人悄然而去,瞬間消失在夜幕中。

他中等身材,略顯精瘦,三十來歲,臉上卻已有滄桑感,兼之話語不多,給人難以親近的感覺。宗沐卻是和他頗為投機,大概是這數日沒少切磋武技,不打不相識。

王棣深吸一口氣,比了個噤聲前進的手勢,貼著巷旁的牆貓腰前行。

夜空中,一片烏雲正迅速向高懸的圓月飄去,越來越近,直至將月光全部遮掩其中。天地間驀然黯了下來,靜謐寧和。

王棣給今夜的行動命名為:黑暗騎士。

黑暗並不等於沒有光明,而是一種與光明敵對的獨立的力量,任何黑暗要比光明更容易使人產生崇高的理想。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最新小说: 原配重生成情人?奪回家產虐渣男 雄多雌少,我靠木係異能風生水起 娛樂:讓你撿屬性,沒讓你撿白露 老乞丐傳授天書,我開啟妖孽人生 超能力修煉指南 遙遙領先:傻妞為您服務 大漢,我張角帶著係統又回來了! 沒參加高考怎麼了?我保送的 消費返利,包養越多賺越多! 絕不做舔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