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傳奇”話劇社與尋常勾欄瓦舍的劇場不儘相同,乃是在一處占地十餘畝的類似後世的娛樂中心裡麵專門僻出的獨立院落,與外麵的酒樓、茶社、演藝場等區分開來,各不相乾,卻又同屬於這所喚作“水雲間”的大型會場。
“水雲間”當然是王棣的產業,不管在哪個時代,娛樂會所總是暴利產業。在這東京城,雲集了全天下的有錢人,隻要有新奇有趣的事物,不怕沒人消費。
據有心人估算,五月二十開張那日,“水雲間”至少接待的客人至少有五千人次。
未時鞭炮聲過後,全城最大的演藝場率先接待客人。據說能容納千人的演藝場座無虛席,大紅帷幕拉開後,一個淡妝紫裳麗人俏生生地站在舞台前,說了一番賀詞,介紹完登台演出人員後退入幕後。
有客人驚喜的發現,那個司儀小姐竟然是東京喊新近爆紅的李師師!
要知道,李師師此時的出場費已是京中前三,沒有百八十貫錢實難請動,而且等閒身份之人還得提前預約。時下京中便流傳著這麼句話:平生不識李師師,賞儘萬花也枉然。呃,王棣當然不會承認是自己盜用了某武俠小說的金句。
大紅大紫如李師師,居然委身這家新開的會場做了司儀?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當然,客人們感覺是大賺特賺了,能看到李師師,就等於省了一百貫錢呢,有誰的錢是天上掉下來的?要知道“水雲間”開業三天可是一應開銷五折酬賓的。
是以,當李師師在“水雲間”登台且毋需額外開銷的消息傳開後,第二天,便有無數人哭著喊著要進去消費。
但演藝場一次隻能接待千人,沒有搶到票的客人可不乾了,處於暴走的邊緣,揚言不讓進去就砸他丫的。
這種情況在遂寧郡王露麵後瞬即平息,沒看到會場管事的陪在郡王身邊有說有笑的嗎,“水雲間”顯然是與郡王有關係呀,你再有權勢還能大過這位與官家極親近的郡王去?
而後,“水雲間”宣布,為了照顧後麵等候進場的客人,凡進演藝場觀看演出的以一個半時辰為單位,超過時間得重新收取費用。事實上,演藝場是不間斷循環演出的,表演曲目在一個半時辰內會全部結束。頭一天會公告次日的演出曲目和具體時間,這樣是為了讓客人既能完整欣賞演出又不多花錢。
真是良心商家啊,客人們感動之餘,自是不會再鬨。至於十貫錢的入場費,雖然是貴了些,倒也不難接受,消費就是享受上佳的服務嘛。
而在等待入演藝場時,也大可以四處走走逛逛。十餘畝大的院落錯落有致,裝潢的各具特色,整體卻也是協調的,廊道石徑,異石壘山,小橋流水,花樹夾襯,顯然是費了心思布置的,讓人心曠神怡。
走的乏了餓了,可以去酒樓點上幾個精致小炒,量上一角酒,或自斟自飲或與友人推杯換盞。
不過,一旦進了“水雲間”的酒樓,便有極大概率去不得演藝場了。
商周時的有鼎、鑊、甑、甗、鬲等餐具,原本是用陶製的,後來用青銅製作,“鼎”是三根立腿,兩隻提耳,是用來調和各種味料的寶器,作為當時的主要炊具,鼎對於一個國家和百姓的重要性實在太大了。即便是當時的統治者所吃的天下最美味的佳肴放到也算不得是美味,因為陶器和青銅器的導熱性較差,鼎壁甚厚,受熱慢,火在其下燃燒,所以用這樣的炊具做出來的食物不會太好吃。
春秋戰國時期,古人研製出了一種新的方法“烹”,在《韓非子》中記載著“治大國若烹小鮮”,隻不過這裡的烹又和現代的烹煮不大一樣,大概是和煎炸食物一般,不過整體上還是沒有太大變化,中下層使用陶器,貴族階層仍然使用青銅器。等到曆史進入魏晉南北朝時期,南北民族的大融合使得文化多樣化,這個階段的炊具變得多樣,進入隋唐五代時期,陶瓷、金屬製品達到高水平,繁盛的唐朝還有了華麗精巧的金銀、玻璃、陶瓷器皿。冶鐵術在大宋有了很大的發展,人們開始用煤冶鐵,其時一年鐵的產量大約有八百多萬斤,這些鐵全部製作鐵鍋的話,可以造出一百萬口。經過多年冶鐵,大宋百姓基本都用上了物美價廉的鐵鍋,鐵鍋的外表極其普通,沒有精致的雕紋,隻有通體黑黢黢。
如今的鐵鍋,形製和前代不同,乃是“淺底炒鍋”,。這種鐵鍋底部比較薄,受熱麵積大,因此可以實現爆炒。也正因如此,到了宋朝時,中國人做飯才真正實現了“煎炒烹炸”。
“飯店兼賣煎豆腐,煎魚、煎鯗、燒菜、煎茄子,此等店肆乃下等人求之粗飽,往而市之矣。”
在東京城,已形成了官、商、寺、民菜肴的完整體係。如皎月香雞、烏龍蟠珠、龍鳳呈祥、鮮瓠羹、珍珠湯等宮廷菜,套四禽、鳳求凰、腐乳腐皮、紫酥肉、雪裡青等官府菜,素火腿、清蒸素雞、玉灌肺、山海夔、白扒素海參等寺庵菜,紅燒肉、黃燜雞、汆丸子、雜燴菜等民間菜,皆為菜中美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服務方麵,博士賣酒,響堂行菜,歌舞伴宴,換湯斟酒;外辦宴席,則“四司六局”全套服務。品種、技術各有特色,酒樓菜肴、食店小吃、川飯、分茶、胡餅、素饌,異彩紛呈,難以儘數。宮廷宴會用酒九盞,佐食品種精美豐盛,每盞酒後有歌舞、雜技、相撲、踢球表演,場麵宏偉。
吃在東京,這句話沒毛病。
京中的美食家也多了去了,嘴可刁著呢。這不,有幾位素以挑刺著稱的食客見酒樓裝潢的極為雅致,門口貼著對聯,上聯是:集五湖四海之美味;下聯是:論千秋萬代之英雄;橫批寫著“會天下極”,嘗遍東京美食的幾位仁兄俱是心下冷哼:“嘩眾取寵!”斯斯然進了這家名為“謫仙居”的酒樓。
裡頭的裝潢以素雅色調為主,屏風、牆壁上留的是風水畫,還有幾幅字。雖然尚未到午膳時間,酒樓裡卻已坐了六、七成食客,俱是喝的紅光滿麵,下箸如飛。
那幾位食客在酒博士的帶領下找了桌子坐下,木桌竹椅,古色古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