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一陣震耳欲聾的鑼鼓聲響起,整個場麵瞬間沸騰起來。這鑼鼓聲如同驚天動地的雷聲,又似萬馬奔騰的蹄音,仿佛是在奏響一場盛大慶典的激昂序曲。每一聲鼓點都充滿了無窮的力量,重重地敲擊在人們的心坎上,使得現場的氣氛愈發狂熱。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熾熱的氣息,那是觀眾們澎湃的熱情與對舞龍表演深深的熱愛相互交融所產生的奇妙氛圍。這種熱烈的情感如同燃燒的火焰一般,迅速蔓延開來,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舞龍者們一個個皆是身材魁梧、肌肉緊實,渾身上下散發著無窮無儘的活力與激情。卓青麟站在場外,目光緊緊鎖定在大哥卓青龍身上。隻見卓青龍雙手緊握一根長長的竹竿,那竹竿仿佛成為了他身體的一部分,運用自如。
他嫻熟地操控著龍頭,每一次手臂的揮動,都能讓龍頭高高揚起,猶如一頭真正的巨龍從雲端俯衝而下。龍頭在空中劃過一道道優美的弧線,威風凜凜,令人心生敬畏。那高昂的頭顱,炯炯有神的龍眼,以及鋒利的龍牙,無不彰顯著其作為神獸的威嚴和神秘氣息。
再看那龍身,蜿蜒曲折,好似一條靈動的遊魚即將躍出水麵。在舞龍者們巧妙地擺動之下,五彩斑斕的龍鱗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栩栩如生。他們的步伐整齊劃一,剛勁有力,每一步都踏得地麵微微顫動。時而大步流星,時而小步輕移,大起大落之間,宛如驚濤拍岸,氣勢磅礴。
當表演到一些高難度動作時,比如“雙龍戲珠”,場麵更是驚心動魄。舞龍者們如離弦之箭一般迅速奔跑起來,身形敏捷地在人群中穿梭。他們手中的竹竿急速舞動,相互交織,形成了一張密不透風的網。每個動作都是那麼精準到位,沒有絲毫拖遝和猶豫。觀眾們看得目瞪口呆,情不自禁地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
隻見那一群舞龍者們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之中,每一個人都使出了渾身解數,賣力地揮舞著手中的道具。他們的步伐如疾風一般迅速,快速地在場地中來回奔跑,身形敏捷得如同山中的靈猴,自如地穿梭於人群之間。
仔細看去,他們的每一個動作都是那麼細致入微、恰到好處,將力量與技巧完美融合。他們的手臂急促地上下揮舞著,猶如一道道閃電劃過天際;又時而有力地揮動,仿佛要斬斷虛空;更有時大起大落,氣勢磅礴,讓人不禁為之震撼。
隨著舞龍者們的精彩演繹,那條原本靜止的龍身開始蜿蜒起來,好似一條靈動的遊魚正欲奮力一躍,衝向廣闊的天空。舞者們雙手緊握著長長的竹竿,靈活地左右擺動著,使得那五彩斑斕的龍身在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宛如被賦予了生命一般,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再看那高高昂起的龍頭,更是威風凜凜,仿若一隻來自遠古時代的神獸突然降臨凡間。它的雙眼炯炯有神,透露出一種威嚴和神秘的氣息,令人心生敬畏之情。整個場麵熱鬨非凡,觀眾們無不被這精彩絕倫的舞龍表演所吸引,紛紛喝彩叫好。
精彩紛呈、令人歎為觀止的舞龍表演終於落下帷幕,那原本震耳欲聾、響徹雲霄的鼓聲就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驟然停歇。刹那間,整個世界仿佛都陷入了一片靜謐之中,萬籟俱寂。
就在這突如其來的寂靜裡,眾人的目光紛紛聚焦到了那位德高望重的老祖——卓一凡身上。他身著一襲華麗無比的節日盛裝,從頭到腳都散發著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息。頭上戴著一頂精致而高聳的衝頭冠,宛如一座小山穩穩矗立在頭頂之上。
再看他的雙手,小心翼翼地捧著三支長達一米的龍頭香。那香頭輕煙嫋嫋,如同一縷縷神秘的絲線在空中交織纏繞。伴隨著卓一凡沉穩而緩慢的步伐,他一步一趨地朝著祠堂正廳徐徐走去。每邁出一步,似乎都帶著千鈞之力,讓人不禁為之屏息凝神。
當視線隨著卓一凡移動至祠堂正廳時,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照壁上懸掛著的兩塊門板大小的桃木板。那桃木板材質上乘,紋理細膩,其上所雕刻的雲雷紋式猶如行雲流水,飄逸靈動;而下邊雕琢的山川河嶽更是栩栩如生,雄偉壯觀。在這兩塊桃木板的中央位置,分彆用鮮紅如血的大篆字體書寫著“皇天”和“後土”四個字,筆力雄渾,氣勢磅礴。
緊挨著這兩塊桃木板的中間,則供奉著一個如車輪般大小的虎彪頭骨。那虎頭骨曆經歲月滄桑,卻依然散發著一股威嚴之氣。在頭骨的正中央,還精心鑲嵌著一塊長約一尺、寬達三寸的祖宗牌位,上麵龍飛鳳舞地書寫著“卓祖千秋”四個大字,熠熠生輝。
而在下方,擺放著一張碩大無比的供桌。供桌上陳列的祭品琳琅滿目,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當屬正中央那頭重達二百斤的肥壯山豬。它的身軀龐大,皮毛油亮,看上去十分誘人。在山豬的左側,靜臥著一頭帶有鋒利鹿角的梅花鹿,那鹿角猶如樹枝般分叉伸展,顯得格外威武。而右側則是一頭體型健壯的帶頭山羊,羊毛潔白如雪,柔順光滑。可以說,這些祭品無一不展現出人們對祖先滿滿的敬意與誠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那供桌下方的正前方位置,擺放著一座高達半人的四方青銅鼎。這座青銅鼎造型古樸莊重,散發著歲月沉澱下來的神秘氣息。
隻見卓一凡手持一根長達一米的龍頭香,小心翼翼地將其插入了鼎中。就在這一瞬間,仿佛有一股神奇的力量被觸發,香火驟然熊熊燃起,那明亮的火焰在空中跳躍舞動,宛如一條靈動的火龍。
此時,站在一旁的卓武邦開始緩緩念起了莊嚴的祭詞。他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每一個字都如同洪鐘大呂一般,響徹整個祠堂。在卓武邦抑揚頓挫的祭詞聲中,卓一凡恭恭敬敬地向著祖宗牌位行了三跪九叩之禮。每一跪、每一叩頭都是那麼虔誠,充滿了對祖先的敬仰與感激之情。
當卓一凡完成祭拜之後,接下來便是“千子獻福”的環節。隻見卓青麟等數百名未成年的孩子,在大禮賓的引領之下,緊緊跟隨著卓一凡的步伐走上前來。這些孩子們個個身著盛裝,臉上洋溢著興奮和期待的神情。他們每人手中都拿著三支短小的香,學著卓一凡剛才的動作,一絲不苟地行起了三跪九叩之禮。雖然有些孩子還顯得有些生疏,但他們的認真勁兒卻令人不禁為之動容。
待到所有的孩子們都完成了獻福儀式,祠堂中的鼓聲再次激昂地響了起來。這鼓聲如雷貫耳,震得人心潮澎湃。緊接著,卓氏家族的成年男子們也紛紛行動起來。他們每個人手中都握著三支長達半米的香燭,邁著沉穩有力的步伐緩緩走向供桌前。然後,同樣以無比虔誠的姿態完成了三跪九叩首的祭拜。一時間,整個祠堂內香煙繚繞、燭光閃爍,氣氛莊嚴肅穆到了極點。
終於,壓軸出場的是一群群女性。那些年長些的大媳婦們,一個個身著盛裝,儀態端莊;而年輕的大姑娘們,則如同春日裡盛開的花朵般嬌豔動人。她們在禮賓人員的引導下,井然有序地來到祠堂外的正門口。
每一個女人都懷著虔誠之心,麵向著莊嚴的祠堂正廳緩緩跪下。她們雙手合十,微微低頭,口中念念有詞,向祖先表達著自己的敬意和感恩之情。與此同時,各個村莊的舞龍隊伍已經酒足飯飽,精神抖擻地準備開始表演。
隻見鼓手們奮力敲擊著鼓麵,發出激昂有力的節奏聲。伴隨著陣陣鼓聲,一條條色彩斑斕的巨龍舞動起來。它們或盤旋,或昂首,或俯衝,動作矯健靈活,仿佛真的具有生命一般。每條龍都沿著特定的路線前行,巡遊於卓山的各個角落。這個獨特的儀式被稱為“龍遊四方”,寓意著吉祥如意、風調雨順。
隨著新春祭典儀式的圓滿落幕,各族人民紛紛展開了歡樂祥和的互動活動。大家互相拜年,送上最真摯的祝福。親朋好友之間也開始走動拜訪,分享著新年的喜悅和溫馨。而到了主人家,自然少不了豐盛美味的菜肴招待客人,大家圍坐在一起,儘情享受著親情和友情帶來的溫暖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