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大章城籠罩在一層淡淡的霧氣中,這座經曆了無數戰火洗禮的城池,此刻正迎來新的一天。然而,城頭上那麵飄揚的南唐戰旗,卻在無聲地訴說著這裡剛剛發生的慘烈戰鬥。
孫策陣亡的消息,如同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在東吳境內掀起了驚濤駭浪。東吳的天,仿佛真的塌了下來。
大章城在短短時間內接連易主,三任國主走馬燈般更迭,讓這座城池蒙上了一層不祥的陰影。人們私下裡都在議論,大章城怕是成了大凶之地,誰沾上誰倒黴。
而遠在沅山大營的卓青麟,站在山巔,望著冉冉升起的朝陽,心中卻沒有絲毫的輕鬆。他明白,孫策的陣亡,不過是這場亂世紛爭的一個開始。東吳雖遭重創,但根基深厚,多年經營豈是一朝一夕就能覆滅的?隻要給他們時間,完全有卷土重來的可能。
此時的南楚,麵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南唐。唐昶王李伯禽的運氣實在是好得驚人,他竟然召喚出了三位絕世名將:大秦名將李信,漢朝神將李廣,還有那無敵猛將李存孝。這三人的組合,堪稱夢幻,讓南唐的實力瞬間飆升。
李信作為大軍團統帥,統率值高達92點,能夠指揮30萬大軍,排兵布陣、運籌帷幄皆為上乘;李廣神射之技無人能及,90點的神射值,在戰場上就是移動的炮台,能在千米之外取敵首級;而李存孝更是勇猛無雙,個人武力值達到93點,比已故的孫策還要高出2點。有這三人坐鎮,南唐的局勢穩如泰山。
再看南楚這邊,雖然新組建了十八萬虎賁軍團,但尚未完成整訓。麵對南唐的強大攻勢,這十八萬大軍真的能頂得住嗎?更讓卓青麟擔憂的是,南楚新占領的南唐80座城池,還沒來得及安撫百姓、穩固統治,一旦南唐發起反擊,這些城池恐怕難保。
卓青麟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將戰報加急上報。之後,他站在山巔,陷入了沉思。看著腳下這片曾經硝煙彌漫的土地,他知道,是時候做出決策了。
關麟軍團在這場戰鬥中損失慘重,三萬將士折損近半,但也並非全無收獲。他們在血與火的洗禮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戰鬥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甚至隱隱有了軍魂的種子。
經過深思熟慮,卓青麟決定先帶領軍隊撤離南唐這片是非之地,撤回南楚休整。同時,南楚派出了大量的斥候和青衣衛情報人員,密切關注著東吳和南唐的局勢變化。
在撤離的途中,卓青麟騎在戰馬上,看著身邊疲憊卻堅定的士兵們,心中感慨萬千。他不斷思考著戰爭的本質。這場亂世中的紛爭,不僅僅是領土的爭奪,更是信念與意誌的較量。
東吳的失敗,很大程度上在於孫策過於輕敵,低估了南唐百姓的反抗決心。他們以為憑借強大的武力就能輕易征服這片土地,卻沒想到會遭遇如此頑強的抵抗。而南唐的勝利,是無數像他一樣的人,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每一場戰鬥的勝利,背後都是數不清的犧牲。
當卓青麟帶領軍隊回到駐地時,他顧不上休息,立即召開軍事會議。軍營大帳中,將領們圍坐在一起,臉上都帶著疲憊和凝重。
卓青麟站在主位上,目光堅定地掃視著眾人,說道:“此次戰鬥,我們雖有損失,但也讓我們看清了自己的不足,同時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我們不能被暫時的勝利衝昏頭腦,要時刻保持警惕。南唐的三位名將,實力不容小覷,他們隨時可能發起進攻。”他頓了頓,接著說:“接下來,我們要總結此次戰鬥的經驗教訓,訓練新兵,補充軍隊的力量。隻有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才能在這個亂世中立足,才能守護我們的家園。”
會議結束後,卓青麟開始著手訓練新兵。他親自製定訓練計劃,嚴格要求每一位士兵。從基本的隊列訓練,到實戰演練,每一個環節他都親自監督。他深知,在這個弱肉強食的時代,隻有讓士兵們具備過硬的本領,才能在戰場上存活下來,才能為南楚贏得勝利。
而在大章城,南唐軍隊開始了戰後的重建工作。唐昶王為了表彰李存孝和李廣的赫赫戰功,特意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慶功宴。
慶功宴上,李存孝身披黃金鎧甲,威風凜凜。他大碗喝酒,大聲談笑,笑聲震得屋頂的瓦片都微微顫動。他的豪邁不羈,讓在場的眾人都為之讚歎。
而李廣則站在一旁,微笑著接受眾人的祝賀,眼神中卻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警惕。他深知,在這宮廷之中,暗流湧動,表麵的風光背後,往往隱藏著無數的危機。
此時的南唐宮廷,確實如李廣所料,暗流湧動。一些老臣對唐昶王重用外來將領頗為不滿。在他們看來,這些外來將領雖然有能力,但根基不在南唐,重用他們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和利益。
而年輕將領們則對李存孝等人的功績既羨慕又嫉妒。他們也渴望在戰場上建功立業,得到唐昶王的賞識,但李存孝等人的光芒太過耀眼,讓他們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與此同時,東吳這邊也發生了巨大的變故。在魯肅的指揮下,東吳殘餘勢力沿著穹夷山脈的山中通道,撤回到了山脈以東地界,在會稽郡重新集結。
孫策戰死的消息傳回東吳,舉國震驚。東吳雖在太尉孫臏的領導下,沒有立馬崩盤,但國不可一日無君,誰來繼承東吳之主的位置,成了擺在東吳眾人麵前最大的問題。
孫策在此界留有血脈孫紹,但年僅三歲。主幼臣強,就算有孫臏之能,也難以彈壓國中反對的聲音。
東吳近三百萬平方公裡的疆域,北有朱明嶽飛麾下四十萬背嵬軍團,西臨南楚東部戰區二十強軍與南唐數十萬新勝之師,南麵還有閩越諸國。若國無強主,根本無法應對這四方強鄰。
在這種情況下,太尉孫臏做出了一個讓世人驚訝的決定:向南楚贖回孫登,迎孫登回東吳登基。孫登是孫權的兒子,孫臏認為,在當前局勢下,隻有迎立一位年長且有能力的君主,才能穩定東吳的局勢。
然而,孫臏的這個決定,立刻引發了以周氏為主的孫策嫡係的強烈不滿。周氏家主周魴甚至放言,寧可舉國西投南楚,也決不肯讓孫權係子孫上位。
周氏一族在東吳根基深厚,勢力龐大,他們對孫策忠心耿耿,自然不願再一次看到孫權一脈的子孫繼承東吳之主的位置。
而這一切紛爭,對於躲在沅山縣舔舐傷口的卓青麟來說,暫時還無暇顧及。他現在最迫切的任務,就是補充關麟軍團的兵力。三萬關麟折損近半,急需補充1.5萬名新兵,以恢複戰力。好在十八虎賁軍團已陸續整訓完畢,但迫於南唐李信、李廣、李存孝三員神將的存在,南楚一時之間也沒了再度向南擴張的計劃。
在沅山縣的軍營中,卓青麟看著訓練場上士兵們揮汗如雨的身影,心中暗暗發誓: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他都要為南楚打造一支戰無不勝的強軍,在這亂世之中,闖出一片屬於南楚的天地。而此時的天下,各方勢力都在暗中積蓄力量,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悄然醞釀……
時光在緊張的訓練和暗流湧動的局勢中悄然流逝。南楚的新兵訓練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卓青麟每天都會到訓練場親自指導,他將自己在戰場上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新兵們。在他的嚴格訓練下,新兵們的進步飛速,逐漸有了一名合格戰士的模樣。
而東吳那邊,圍繞著繼承人的問題,局勢愈發緊張。孫臏為了迎回孫登,與周氏一族進行了多次談判,但都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周氏一族態度堅決,絕不妥協。在他們看來,孫登上位,就意味著孫策一脈的勢力將被削弱,孫策後裔將被圈禁,他們多年來對孫策的忠誠也將付諸東流。
與此同時,東吳的周邊勢力也在蠢蠢欲動。北麵的朱明嶽飛麾下的背嵬軍團,時不時地在邊境進行軍事演習,其意圖不言而喻。
西麵的南楚和南唐,也都在密切關注著東吳的局勢,隨時準備在東吳內亂時,分一杯羹。南麵的閩越諸國,雖然實力相對較弱,但也在暗中與各方勢力接觸,企圖在這場亂世紛爭中謀取利益。
南唐宮廷內,權力的鬥爭也愈演愈烈。老臣們不斷在唐昶王麵前進讒言,詆毀李存孝、李廣等後來將領。而年輕將領們則在暗中結成同盟,試圖扳倒李存孝等人,以獲得更多的機會和權力。
李存孝對此渾然不覺,依舊我行我素,整日飲酒作樂,享受著勝利帶來的榮耀。李廣則敏銳地察覺到了宮廷中的危機,他開始小心翼翼地行事,避免卷入這場權力的紛爭。
一天,卓青麟正在軍營中查看新兵的訓練情況,一名斥候匆匆趕來,向他稟報了一個重要情報:南唐的李信正在集結軍隊,似乎有大規模軍事行動的跡象。卓青麟心中一緊,立刻意識到,一場大戰即將來臨。他迅速召集將領們召開緊急會議,商討應對之策。
會議上,將領們各抒己見。有的主張主動出擊,趁南唐軍隊尚未集結完畢,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有的則認為應該堅守陣地,等待援軍,以逸待勞。
卓青麟靜靜地聽著眾人的發言,心中不斷權衡著利弊。最終,他做出了決定:先派出小股部隊,對南唐軍隊的動向進行偵察,同時加強邊境的防禦工事,做好隨時迎戰的準備。
在卓青麟緊張備戰的同時,東吳的局勢也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周氏一族在與孫臏的對峙中,逐漸處於下風。他們意識到,如果繼續堅持反對孫登上位,東吳很可能會陷入內亂,最終被周邊勢力瓜分。
經過深思熟慮,周氏家主周魴決定妥協,但提出了一個條件:孫登登基後,必須保證周氏一族在東吳的地位和利益。孫臏為了大局著想,答應了周魴的條件。
不久後,孫登被迎回東吳,順利登基。孫登上位後,展現出了非凡的政治才能。他一方麵安撫周氏一族,給予他們足夠的權力和地位;另一方麵,重用孫臏、魯肅等老臣,穩定國內局勢。在他的領導下,東吳逐漸從孫策戰死的陰影中走了出來,開始重新整頓軍備,準備應對周邊勢力的威脅。
而此時的南唐,李信已經集結了20萬大軍,準備向北楚發動進攻。他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奪回南楚新占領的80座城池,擴大南唐的疆域。李信製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他決定兵分三路,從三個方向同時進攻南楚。
卓青麟得到確切情報後,立即上報軍區統帥羅英。軍區立即調整了戰略部署,將十八萬虎賁軍團和關麟軍團進行了重新編排,分彆部署在南唐軍隊可能進攻的路線上。同時,他向南楚王廷請求支援,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兵力和物資。
大戰一觸即發,南楚、南唐、東吳三方勢力,都在這場亂世紛爭中,為了各自的利益,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究竟誰能在這場戰爭中脫穎而出,改寫這亂世的格局,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隨著李信一聲令下,南唐20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向北楚進發。一時間,塵土飛揚,戰鼓震天。南楚邊境的守軍,遠遠地看到南唐軍隊的旗幟,立刻敲響了警鐘。
卓青麟站在城牆上,望著遠處逼近的南唐大軍,眼神中沒有絲毫畏懼。他早已做好了戰鬥準備,心中隻有一個信念:守住南楚的領土,保護南楚的百姓。他下令士兵們嚴陣以待,同時派出信使,向其他防線的軍隊傳遞消息,讓他們做好支援的準備。
喜歡百世爭渡之苟全性命請大家收藏:()百世爭渡之苟全性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