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霧還未散儘,卓山的山道上便響起急促的馬蹄聲。卓青麟騎著黑雲馬,在蜿蜒的山路上疾馳,露水打濕了他的褲腳,卻絲毫不減他急切的心情。
在劍門的休沐的幾天,卓青麟也沒浪費寶貴的機會,每日清晨,早早前往弈雲觀向師傅卓一航請教武學。
遠處,弈雲觀在雲霧中若隱若現,宛如仙境中的瓊樓玉宇。當黑雲馬停在弈雲觀山門前時,第一縷陽光正穿透雲層,灑在觀前的石階上。
卓青麟翻身下馬,輕輕拍了拍馬的脖頸,便大步向觀內走去。觀中銀杏葉簌簌作響,金黃的葉片隨風飄落,有的粘在他玄色勁裝的肩頭,為他增添了幾分詩意。
穿過幽靜的回廊,卓青麟來到練武場。隻見道師卓一航身著道袍,正手持拂塵,在晨光中演練新創的功法。道袍隨風翻飛,與他仙風道骨的氣質相得益彰。
卓一航見卓青麟到來,微微頷首,手中拂塵輕揮,指尖真氣凝成的太極圖忽明忽暗,將兩卷秘籍虛影托於半空。
“青麟,你來的正好。”卓一航的聲音沉穩而有力,混著山風傳來,“你這《紫陽神功》與《無極純陽功》,一剛一柔,一陰一陽,看似截然不同,實則同源。”他屈指輕彈,兩道真氣如靈蛇纏繞,在虛空中勾勒出嶄新的功法脈絡,“你看,紫陽的剛猛如烈日當空,純陽的醇厚似月光柔和,若能將二者融合,必能開創武學新境界。”
卓青麟全神貫注地凝視著卓一航,生怕錯過任何一個字。卓一航的講解如同一把金鑰匙,打開了他心中一扇扇緊閉的大門,每一句話都像晨鐘暮鼓一般,在他耳邊回蕩,讓他恍然大悟。
隨著時間的推移,卓青麟的額頭漸漸滲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他深知要將兩門截然不同的神功融合在一起,絕非易事。然而,多年來在戰場上廝殺所錘煉出的堅韌意誌,讓他毫不畏懼眼前的困難。
突然,卓青麟猛地揮出一掌,體內的兩股內力如脫韁野馬一般,轟然相撞。刹那間,練武場地上的青石發出一聲清脆的巨響,竟被震出了蛛網般的裂紋。
“好!”卓一航眼中閃過一絲讚賞,“就是這樣,不要畏懼內力的衝突,要勇敢地引導它們相互交融。”
在卓一航的悉心指導下,卓青麟開始了這段艱難的融合之路。每天,他都在練武場上揮汗如雨,每一招每一式都蘊含著無儘的力量,虎虎生風。強大的氣勁在空氣中激蕩,仿佛能撕裂虛空,周圍的樹木都被這股氣勁震得沙沙作響,仿佛在為他助威。
隨著時間推移,他的武力值已達87點,紫陽內力熟練度已是,純陽內力亦已達7896。每一次的進步,都讓他離突破先天境更近一步。
練武之餘,卓青麟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家族責任,他深知家族的繁榮需要更多的人才來支撐。於是,他決定將自己在軍中所學的知識和經驗傳授給觀中有習武天賦的晚輩們。
每天,卓青麟都會抽出時間來指導這些晚輩們練武。他耐心地糾正著他們的每一個動作,詳細地講解著每一個要點,希望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武藝。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十餘名身著粗布道袍的少年簇擁在廊下,他們都聚精會神地聽著卓青麟的講解。其中,最伶俐的小道士捧著一本《陣圖精要》,小心翼翼地湊到卓青麟身邊,問道:“師叔,這七星北鬥陣的變招……”
卓青麟微笑著接過書卷,仔細地看了看,然後用指尖在圖上點出了三處關鍵的位置,說道:“此處可借風勢,此處需留暗門。”他的聲音溫和而堅定,仿佛這些陣法已經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腦海裡。
接著,卓青麟隨手折下一根竹枝,在沙地上開始推演起七星北鬥陣的變招。他的動作迅速而準確,將戰場上的排兵布陣之法化作了淺顯易懂的武學要義。少年們都被他的演示吸引住了,他們目不轉睛地看著,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卓青麟的講解生動有趣,他不僅讓少年們理解了陣法的原理,還讓他們明白了如何在實際戰鬥中靈活運用。少年們聽得如癡如醉,眼中充滿了對卓青麟的敬佩之情。
然而,在弈雲觀,最讓卓青麟意外的是族中女婿黃諷的變化。曾經的黃諷隻是個普通青年,如今卻身著法師長袍,手持法杖,專注地研究著各類法術。他的身邊時常閃爍著奇異的光芒,讓人充滿好奇。
一日,卓青麟路過黃諷的修行之地,隻見法杖突然爆發出刺目藍光。黃諷的袍角無風自動,空中懸浮的冰晶折射出七彩光暈,卻在觸及卓青麟衣角時悄然消散。“法術與武學終究殊途。”卓青麟望著掌心無法凝聚的靈息,自嘲地笑了笑。
不禁暗自推測:未來法術會大行其道麼,還是這方世界會向修真方向進化?帶著這些疑問,他花時間嘗試學習法術,可惜毫無天賦,連入門都做不到。
夜深人靜,萬籟俱寂,整個卓山都被一片靜謐所籠罩。卓青麟悄然來到母親鄧金娥的住處,他的腳步輕盈,仿佛生怕驚醒了沉睡中的世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鄧金娥是卓山衛生院的婦幼主治醫師,她的身影常常穿梭在衛生院的各個角落。平日裡,她總是身著一襲潔白的大褂,忙碌於照顧病人、診斷病情、開具藥方等工作之中。她以其精湛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贏得了卓山百姓的深深敬意和愛戴。
此時,卓青麟站在母親的房門前,輕輕地推開門,走進屋內。房間裡彌漫著淡淡的藥香,月光透過窗戶灑在地上,形成一片銀白的光影。鄧金娥正坐在桌前,借著微弱的燭光閱讀醫書。
卓青麟走到母親身邊,默默地從懷中掏出一本自己新錄的書卷。這便是那殘缺版的《九陰真經》,雖然它已經殘破不全,但其中蘊含的養生之法和醫術理論,對於鄧金娥這樣的醫者來說,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青麟,這……”鄧金娥驚訝地看著兒子手中的經卷,眼中充滿了震驚。
卓青麟微微一笑,輕聲說道:“媽,這《九陰真經》雖然殘缺,但其中的養生之法和醫術理論,或許對您會有所幫助。您平日操勞過度,修習這些功法,也可強身健體。”
鄧金娥接過書卷,仔細端詳著上麵的文字和圖案。她的手指輕輕撫摸著書卷的表麵,體悟著神功帶來的震憾。漸漸地,她的眼中閃過一絲欣慰的淚光。
“你這孩子,總是這麼貼心。”鄧金娥感慨地說道,“這份禮物,媽媽很喜歡。”
卓青麟看著母親臉上的笑容,心中也感到無比溫暖。他知道,母親一直以來都為了家庭和病人默默付出,很少有時間關注自己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