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領命而去,不敢有絲毫怠慢。
高家在淮州根基深厚,勢力盤根錯節,但在雲州、滄州這黃河決堤的重災區,影響力相對有限。
然而,憑借著高瑞事先的布局以及三皇子趙宸暗中的“關照”,加之高家“賑災”的名頭響亮,徐茂調動資源、組織人手倒也還算順利。
他深知此事乾係重大,親自挑選了數十名高家培養多年的心腹管事和護衛,這些人不僅身手矯健,更重要的是嘴巴嚴實,忠誠可靠。
按照高瑞的指示,這些人化整為零,扮作普通的行商、采買夥計,分散潛入雲州、滄州及其周邊的府縣。
他們避開了人多眼雜的官道和災民聚集地,專門往偏僻的山區、荒地鑽。
目標明確:石灰石和粘土!
“都給我聽好了!”
出發前,徐茂對著心腹們厲聲強調。
“三少爺有令,此次行動,隻許成功,不許失敗!我們要找的,是青灰色的石頭,當地人可能叫石灰石,還有一種粘性很強的黃泥巴、紅泥巴!找到之後,不惜代價,有多少收多少!”
“對外,若有人問起,就說是咱們高家要在下遊修建幾處彆院園林,或是要開幾個新窯廠燒製些特殊的磚瓦,需要這些材料做試驗!記住,低調行事,銀錢方麵不必節省,但絕不能暴露我們的真實目的,更不能引起官府,特彆是工部那幫人的注意!”
“是!徐管家!”
眾人齊聲應諾,眼神肅然。
很快,一支支“商隊”便悄無聲息地出發了。
黃河沿岸,地貌複雜。
石灰石礦脈和優質粘土層,往往就隱藏在那些不起眼的山坳或者河灘附近。
高家的人手憑借著金錢開路和細致尋訪,倒也很快找到了幾處合適的礦點和土源。
雲州城外,一處靠近山腳的廢棄采石場。
這裡曾是官府開采修城石料的地方,後來因石材質地不符合要求而被廢棄。
此刻,卻變得異常“熱鬨”。
數十名穿著短打勁裝,看起來像是普通礦工或商隊夥計的人,正在叮叮當當地開采著一種青灰色的石頭。
這些石頭被敲碎成大小適中的石塊,然後小心翼翼地裝上早已等候在一旁的十幾輛大車。
車上覆蓋著厚厚的油布,將貨物遮掩得嚴嚴實實。
另一邊,還有人在挖掘著附近河灘上一種顏色泛黃、質地細膩的粘土,同樣用麻袋裝好,搬運上車。
整個場麵雖然忙碌,卻異常安靜,幾乎沒有人高聲說話,隻有工具敲擊石塊和搬運貨物的聲音。
周圍還有不少精乾的漢子警惕地四下張望,顯然是在放哨。
“快!快點裝車!天黑前必須運到老地方去!”
一個管事模樣的人低聲催促著。
就在他們緊張忙碌之時,一隊官兵護衛著幾名身穿官服的人,恰好巡查至此。
為首一人,約莫四十多歲年紀,麵容嚴肅,頜下留著短須,身穿一件緋色官袍,正是工部派來督辦黃河修堤事宜的郎中,姓錢,單名一個“立”字。
這位錢立錢郎中,最近也是焦頭爛額。
孫侍郎那邊新堤垮塌,聖上震怒,七日之限如同懸頂之劍,整個工部都籠罩在絕望的氣氛中。
錢立雖然不是主要負責人,但督辦不力之責也跑不了。
他正奉命四處巡查,一是為了尋找是否有新的可用石料土方,二也是想看看能否發現些異常,將功補過。
遠遠看到這廢棄采石場似乎有人活動,錢立便帶著人走了過來。
“站住!你們是什麼人?在此地做什麼?”
一名官兵上前厲聲喝問。
高家的管事見狀,心中一緊,但麵上卻不敢表露分毫,連忙堆起笑容迎了上去,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