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郝萌負責的學堂率先建成。簡陋的茅屋前掛上了"胡漢一家學堂"的牌匾。開學那天,不僅漢人孩童來了,不少胡人也帶著孩子好奇地觀望。
賈詡站在學堂前,用生硬的胡語說道:“從今天起,這裡教漢文,也說胡語。漢人學胡語,胡人學漢話。我們是一家人!”
一個胡人壯漢走上前,懷疑地問:“你們漢人軍隊,真的願意教我們孩子?”
呂布此時恰好騎馬到來,聞言翻身下馬:“不僅教孩子,還要教大人。”他解下佩劍放在一旁,“我來教你們漢話,誰來教我胡語?”
胡人們麵麵相覷,隨後爆發出歡呼。那個壯漢單膝跪地:“呂將軍,我叫阿史那。我願意第一個學漢話!”
夜幕降臨後,呂布大帳中燈火通明。八健將齊聚一堂,彙報這幾日的成果。
“東門外三裡橋已經修好,百姓再也不用繞遠路了。”高順彙報道。
魏續咧嘴笑著:“我們幫二十戶人家種了地,老張頭非要把他閨女許給我手下一個小兵哩!”
眾人哄笑中,張遼正色道:“成效顯著,但問題也不少。有些弟兄還是不理解,覺得這是低三下四的活計。”
呂布點頭:“這正是平世會要改變的觀念。軍人不是高高在上的統治者,而是百姓的保護者。"他看向賈詡,"明日開始,全軍學習平世會章程。我要每個人都明白,我們為何而戰!”
就在這時,親兵來報:“將軍,營外來了幾個形跡可疑之人,自稱於毒、眭固、白繞、楊鳳、褚燕,說是要求見你,也想加入平世會。”
帳中眾人頓時警惕起來。這些名字他們都熟悉——都是附近山中的流寇首領。
呂布卻笑了:“請他們進來。”
五個衣衫襤褸卻目光炯炯的漢子被帶了進來。為首的於毒直接跪地:“呂將軍,我們兄弟五人,想加入平世會!”
眭固補充道:“我們的人看見你們的士兵幫百姓乾活,不搶不奪...我們...我們想做這樣的軍人!”
白繞、楊鳳、褚燕也紛紛跪下:”請將軍收留!”
呂布扶起他們:“平世會歡迎所有願意"平亂世,安黎民"的人。但你們要記住——入了平世會,就要遵守"四有"標準。”
“我們願意!”五人異口同聲。
自此,涼州的改變更加迅速。於毒熟悉山路,帶領部隊修建了連接各村的棧道;眭固擅長木工,組織人手為百姓製作農具;白繞、楊鳳、褚燕則分彆負責不同區域的胡漢交流工作。
一個月後,姑臧城煥然一新。街道整潔了,水渠暢通了,荒地被開墾了,學堂裡傳來朗朗讀書聲。更令人驚喜的是,胡漢通婚的喜訊不斷傳來。
這天,呂布正在新落成的“軍民議事堂”處理公務,賈詡匆匆進來:"奉先,朝廷來使到了!”
朝廷使者看到涼州的變化,驚訝得合不攏嘴。他原以為會看到民不聊生的景象,卻見到軍民和睦、胡漢共處的繁榮。
“呂將軍,陛下聽聞涼州變化,特命我前來嘉獎。”使者宣讀詔書,“加封將軍為平西將軍,涼州牧...”
呂布卻搖頭打斷:“請使者回稟陛下,呂布不要封賞。我呂布隻是並州牧吳公笛手下一將而以,隻求朝廷支持平世會在天下各州推行,讓更多軍人成為百姓的守護者,而非禍害。”使者肅然起敬:“將軍高義,下官定當轉達。”
當晚,呂布站在城牆上,望著城中萬家燈火。賈詡問道:“奉先在想什麼。”
呂布微笑:“我在想,平世會的路還很長。涼州隻是一個開始。”
"是啊,"賈詡點頭,"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兩人相視一笑。夜風拂過,帶來遠處學堂孩童的歌聲,那是胡漢雙語合唱的《耕織謠》。呂布閉上眼睛,仿佛看到了一個沒有戰亂、各族和睦共處的太平盛世正在緩緩展開。三年後,涼州大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