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州治下出現了靈氣傳遍了大漢州郡。
初平四年的春天,本該是尋常的播種季節,但並州境內卻出現了千年未有的奇觀——靈力潮如天河傾瀉,靈霧自並州中心向四周擴散,籠罩了西涼、幽州大片土地。
並州靈霧最濃,西涼次之,幽州極淡還不如沒有。公孫瓚問戲誌才道:“為何我趕走了胡人,百姓們還沒有產生多少良好願景呢。”戲誌才道:“胡人南侵,差不多就要回草原,百姓最恨的還是世家門閥豪門,他們占據所有良田,牧場,礦產,山林,漁場。還要逼迫百姓們交各種稅,並州牧吳笛為什麼一到並州就將所有門閥世家豪門連根拔起。分田分土,讓百姓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工者有其薪,老有所養,幼有所教。辛苦經營十年才有靈氣噴發。”公孫瓚眯著眼露出凶光道:“我們也效仿並州。幽州幾年能達到靈霧雨下?”戲誌才道:“三年吧,畢竟百姓對你趕走胡人還是很感激的,不過幽州世家門閥等一定逼迫劉鄢出兵並州,我們正好趁此機會將幽州門閥一舉鏟除。”
靈霧所過之處,枯木逢春,荒地生穗。尋常的麥粒變得晶瑩如玉,稻穀散發著淡淡靈光。田間勞作的農夫們發現,自己揮鋤一天竟不知疲倦,反而精神煥發。更令人驚異的是,深山老林中各種靈藥如靈芝、人參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冀州,鄴城。
袁紹站在高聳的城牆上,手中握著一束從並州快馬送來的靈穀。穀穗沉甸甸的,顆粒飽滿得幾乎要爆裂開來,在陽光下泛著淡金色的光芒。
“主公,這已是第三批探子送回的樣本。”謀士郭圖恭敬地站在一旁,“並州境內確實出現了靈力潮,百姓食用這些靈穀後,氣血充盈,力大如牛。有老農稱,自家八十歲的老母吃了半月靈米,白發轉黑,健步如飛。”
袁紹眯起眼睛,將一粒穀子放入口中咀嚼。瞬間,一股暖流從喉頭直達四肢百骸,多日來的疲憊一掃而空。
“好一個吳笛!"袁紹突然大笑,笑聲中卻帶著幾分冷意,"我本以為他隻是個會治民的庸才,沒想到竟有這等手段!”
逢紀上前一步:“主公,據探子回報,並州靈力潮中心在晉陽一帶。吳笛聲稱這是"天道反饋",因並州百姓願景直達天際所致。”
“荒謬!"袁紹猛地拍打城牆垛口,"天道?願景?不過是愚民之詞!這必是吳笛得了什麼上古秘法,或是發現了靈脈所在!”
他轉身麵對一眾謀士,眼中閃爍著貪婪的光芒:”立刻調集三萬精兵,組建"破靈軍",由顏良、文醜統領。再派細作潛入並州,務必找出靈力源頭!”
郭圖猶豫道:“主公,朝廷那邊...”
”朝廷?"袁紹冷笑,”十常侍把持朝政,天子不過傀儡。張讓那閹人此刻正在並州諂媚吳笛,你以為朝廷還有何威信?”
他望向西方,那裡是並州的方向:“若得此靈力,我袁本初何愁大業不成?”
兗州,陳留。
曹操將手中的竹簡重重拍在案幾上,驚得堂下眾謀士齊齊抬頭。
“好一個"百姓願景直達天際"!”曹操眼中精光閃爍,這吳州牧,不簡單啊。”
“文若以為,這靈力潮當真是天道所賜?”曹操突然問道。
荀彧沉吟片刻:“彧觀古籍有載,上古時期確有"天人感應"之說。若萬民同心,確能引動天地異象。但如今天下大亂,百姓流離,唯獨並州有此異象...”
“你是說,這吳笛治下的並州,當真做到了"政通人和"?"曹操眉頭緊鎖,"可恨我兗州連年戰亂,百姓困苦...”
郭嘉輕咳一聲:“主公,嘉以為,無論靈力潮因何而起,眼下當務之急是如何應對。袁紹貪婪,必起兵戈。
曹操站起身,走到懸掛的地圖前:”奉孝所言極是。傳令,加強兗州與並州邊境守備,但不可主動挑釁。另派使者秘密前往晉陽,表達我曹操願與吳州牧交好之意。”
他停頓片刻,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神色:“若這靈力真能惠及萬民...或許天下格局將有大變。”
張讓站在城樓上,望著下方熙熙攘攘的街市,不禁嘖嘖稱奇。尋常百姓麵色紅潤,步履矯健,甚至有孩童在街角嬉戲時能躍起丈餘高。
”州牧大人,"張讓諂媚地轉向身旁的吳笛,”老奴行走天下數十載,從未見過如此景象。這晉陽城的百姓,看著比洛陽的羽林軍還要健壯啊!”
吳笛淡然一笑:“中常侍過譽了。不過是百姓少了些壓榨,多了些活路罷了。”
張讓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州牧大人方才說,世家豪門壓榨百姓會...產生魔氣?”
”正是。"吳笛望向遠方,"中常侍可曾注意,那些世家大族聚集之地,百姓多麵黃肌瘦,眼中常有怨毒之色?那便是怨氣凝結,化為魔氣。長此以往,必遭天道反噬。”
張讓心頭一震,想起洛陽城中那些豪門貴族的奢靡與百姓的困苦,不禁冷汗涔涔。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州牧大人真乃仁者之君。“張讓深深一揖,“並州仁政,令老奴歎服。隻是...”他壓低聲音,“如此靈地,恐怕會引起各方覬覦啊。”
吳笛目光深邃:“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這靈力潮既是百姓願景所致,自然也會庇護並州子民。”
“報!袁紹屯兵上黨郡有吞並州之意。”
張讓大驚:“這...這可如何是好?”
吳笛卻神色不變:“傳令邊境守軍,小心敵軍暴動。我去給袁紹一個教訓。彆亂伸手,當心手斷。”
"州牧?"侍衛不解。
吳笛微微一笑:“吃了並州的靈米,便是受了並州的恩惠。天道循環,自有報應。”
與此同時,天下諸侯對並州靈氣潮的反應各不相同:
淮南袁術得到消息後,在壽春宮中大發脾氣:“他吳笛算什麼東西?我袁氏四世三公,天命所歸,這靈力合該為我所用!"當即下令籌備"迎靈大典",自稱要"承天受命”。
益州劉璋則半信半疑,對群臣道:“並州路遠,靈力之說恐是謠傳。”但仍派了長子劉循帶隊,以朝貢為名前往並州探查。
荊州劉表召集名士討論,蒯越進言:"靈力若真,當為天下共利。主公可聯絡吳笛,共商靈米流通之事。"劉表點頭稱善,派使者攜帶重禮北上。
江東孫策正在練兵,聞訊大笑:“靈力?有意思!待我平定江東,必親往並州一會這吳笛!”周瑜卻暗中囑咐魯肅:“速派人潛入並州,查明靈氣虛實。”
徐州陶謙年老多病,得知靈藥之事後老淚縱橫:“若得靈藥續命...”遂派糜竺攜重金求購。
洛陽城中,王允秘密召集士族,憂心忡忡:“靈氣現世,恐天下格局將變。十常侍已傾向吳笛,我等當早作打算。”眾人商議至深夜,決定聯合袁紹共謀大事。
袁紹加快了軍事準備,秘密聯絡王允;曹操派出的使者已抵達晉陽,送上親筆書信;公孫瓚的騎兵在並州邊境屢屢挑釁,卻發現自己士兵吃了搶來的靈米後,竟開始質疑劫掠之舉...
而在晉陽城中心,吳笛站在一棵突然長高的古槐下,仰望著樹冠間流轉的靈光,輕聲道:
“天理循環,報應不爽。世家豪強的末日,就要到了。”
喜歡諸天萬界革命請大家收藏:()諸天萬界革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