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的清洗,在延城寂靜的夜幕下驟然展開。王宮衛隊的鐵蹄踏破了無數貴族府邸的寧靜,哭喊聲、咒罵聲、刀兵碰撞聲短暫地響起後又迅速沉寂。曾經高高在上的老爺們被如狼似虎的衛兵從華美的被褥中拖出,衣衫不整,滿臉驚駭與難以置信。他們不明白,國王為何突然對自己人舉起屠刀。
與此同時,另一隊使者秘密縋城而下,將白鷹無條件接受所有條款的消息,送達漢軍大營。
翌日,黎明。
沉重的延城城門在絞盤刺耳的嘎吱聲中,緩緩洞開。龜茲王白鷹脫去了王袍,僅著一身素服,赤著腳,背負荊條,手捧龜茲王璽綬、戶籍圖冊及兵符,率領著同樣身著素服、麵如死灰的留守大臣們,一步步走出城門。
城外,漢軍軍容鼎盛,殺氣森嚴。征西將軍張遼身披玄甲,胯下神駿,立於陣前。軍師龐統羽扇輕搖,神色平靜地在一旁。
白鷹走到張遼馬前十餘步,屈膝跪伏於地,聲音沉重:“罪臣龜茲王白鷹,昏聵狂妄,不明天時,抗拒王師,罪孽深重。今幡然悔悟,願率舉國臣民,納土歸降,伏惟天將軍恕罪!延城兵甲已卸,府庫已封,靜候天兵入城!”
張遼縱馬前行數步,目光如電,掃過跪伏的白鷹及其後一眾龜茲貴族,聲如洪鐘:“陛下仁德,海內共仰。念你乃漢室舊藩之後,迷途知返,獻城有功,準爾所請。自此之後,西域當複歸王化,延城百姓,皆為大漢子民!”
“謝將軍!謝陛下天恩!”白鷹深深叩首。
隨著張遼一聲令下,漢軍精銳部隊秩序井然地開入延城。城頭飄揚的龜茲王旗被降下,取而代之的是鮮豔的漢軍赤旗。漢軍迅速接管了四麵城牆、武庫、糧倉及所有戰略要地,原龜茲守軍被解除武裝,集中看管。
接下來的數日,延城迎來了天翻地覆的變革。
根據白鷹提供的名單和漢軍細作搜集的罪證,一場對龜茲舊貴族勢力的清算雷厲風行地展開。除已被白鷹清洗的核心家族外,更多為富不仁、惡貫滿盈的中小奴隸主被漢軍士兵從家中拖出。他們的財產被悉數抄沒,糧倉、金銀、牧場契約堆積如山。
數日後,在延城最大的廣場上,召開了規模空前的公審大會。數以萬計的被解放奴隸、佃農和城市貧民聚集於此。許多受儘壓迫、家破人亡的受害者淚流滿麵地控訴著昔日主人的罪行。在無數憤怒的聲浪中,一批民憤極大的貴族奴隸主被當場宣判處以極刑,人頭落地之時,廣場上爆發出震天動地的歡呼與哭泣聲,積鬱了數十年的冤屈與仇恨,在這一刻得到了宣泄。
緊接著,便是前所未有的“開倉放糧,分田分牧”!漢軍將抄沒的糧食、布匹大量發放給饑寒交迫的貧民,並將土地和牧場契約當場焚燒,宣布將按照戶丁口數,重新分配土地和牲畜給所有自由民!這一舉措徹底點燃了全城的熱情,無數人跪地叩拜,高呼“大漢萬歲!”“張將軍青天!”。漢軍的威望在龜茲百姓心中達到了頂點。
同時,軍隊隨軍的文吏識字軍官或招募的讀書人)在城內各處開設了簡易的學堂,免費教授漢字漢語,宣講大漢律法及仁政教化。許多好奇的孩童和年輕人開始聚集學習,文化的紐帶開始重新編織。
對於投降的白鷹,張遼和龐統也兌現了承諾。允許他解散王宮中所有的太監和宮女,發放路費遣散歸家。王宮財寶絕大部分充公,但留足了可供其家族一生富足生活之用。白鷹及其直係親屬被安置在城內一座原貴族府邸,受到漢軍保護,也處於漢軍監視之下,成了一個真正的“富家翁”。麵對如此結局,回想兵臨城下的狂妄和險些族滅身死的危機,白鷹心中唯有無限的慶幸和恍如隔世的感慨。
就在張遼穩定延城局勢的同時,乾城方向的戰局也急轉直下。
正如許攸所料,被漢軍小股部隊日夜騷擾、離間計策動的姑墨、溫宿、尉頭三國聯軍內部,猜忌與日俱增。尉頭國因損失最小且屢得“小利”,被姑墨、溫宿將領嚴厲質問,甚至發生了小規模械鬥。聯軍士氣徹底崩潰,號令完全失靈。
太史慈、許攸、周倉看準時機,趁聯軍一夜騷亂、人心惶惶之際,率領養精蓄銳已久的漢軍主力,於黎明時分發動了雷霆萬鈞的總攻!
疲憊不堪、內部分裂的聯軍幾乎一觸即潰。太史慈一馬當先,雙戟揮舞如龍,直取聯軍中軍大旗!周倉率領精銳步兵如同磐石,碾壓著混亂的敵陣。許攸坐鎮後方,指揮若定。戰鬥幾乎變成了一場單方麵的屠殺。
僅僅半日,曾經聲勢浩大的三國聯軍便全軍覆沒,屍橫遍野,降者無數。姑墨、溫宿兩國的統帥皆死於亂軍之中。
乾城守將白義,本就兵力薄弱,日夜擔心城外奴隸暴動和漢軍攻城。先是得知國王大將安基全軍覆沒,又親眼目睹三國聯軍在自己城外被漢軍輕易碾碎,早已心驚膽裂。就在這時,白鷹的勸降令和漢軍保證其生命安全的承諾被射入城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後一絲抵抗意誌徹底瓦解。白義長歎一聲,下令大開城門,向兵臨城下的太史慈投降。漢軍兵不血刃,進入乾城,同樣迅速接管防務,穩定秩序。
乾城一下,龜茲全境再無成建製的抵抗力量。
太史慈留下部分軍隊鎮守乾城,與許攸、周倉稍事休整後,便率領得勝之師一萬精銳,攜大勝之威,直接揮師進入姑墨、溫宿、尉頭三國境內!
三國主力儘喪,國內空虛已極。聞聽漢軍前來,且帶來了“首惡已誅,脅從不問,早日歸降可保宗廟”的通告,根本無力也無心抵抗。姑墨、溫宿、尉頭三國國王紛紛遣使奉上降表、戶籍圖冊,出城跪迎漢軍。
周倉領一部兵馬,迅速接收三國都城,控製要地。許攸則負責訓誡三國國王,重申大漢律法,責令其解散超額軍隊,不得再行奴隸之法。三國至此徹底臣服,淪為大漢西域都護府直接管轄下的屬國。
自此,因漢末中原動蕩而失去控製近百年的西域都護府,其核心區域龜茲及周邊重要綠洲國家)在張遼、龐統、太史慈等漢軍將領的征伐與謀劃下,終於再次回到了漢朝的版圖之中!
消息傳回延城,全軍歡騰。但張遼和龐統並未因此鬆懈。他們的目標遠不止於軍事征服。
在給並州的捷報中,他們詳細陳述了西域情況,並建議將敦煌設立的西域都護,還是改為乾城。而是由張遼這支軍隊就地駐紮,進行更為深入和徹底的改革,以從根本上鏟除動亂根源,確保西域長治久安。
並州吳笛準奏。
於是,漢軍主力在龜茲駐紮下來,這一駐,便是整整三年。
這三年裡,以龜茲為樣板和中心,改革向四周輻射:
1.徹底廢除奴隸製:以大漢律法的形式明文公告,所有奴隸、佃農即刻恢複自由身,享有編戶齊民的同等權利與義務。舊奴隸主不得追討,違令者以叛逆論處。
2.深化土地改革:在分田分牧的基礎上,進行詳細的土地清查和人口登記,頒發新的地契,明確土地所有權,保障新生自由民的生計,稅收製度也逐步建立起來。
3.推廣教化:學堂的數量越來越多,教授漢語漢文、算術及基礎律法知識。漢軍士兵與當地百姓通婚者亦日漸增多,文化融合日益加深。
4.恢複生產與貿易:在秩序穩定後,漢軍組織興修水利,恢複因戰亂破壞的農業和畜牧業。重新打通並保護商路,鼓勵東西方商旅往來,延城逐漸恢複了昔日絲綢之路重鎮的繁榮,稅收也隨之增加。
5.組建新軍:從表現優異的歸化胡人及漢人子弟中招募兵勇,組建由漢朝軍官統帥的“西域義從胡”,負責維持地方治安,成為漢軍的重要輔助力量。
喜歡諸天萬界革命請大家收藏:()諸天萬界革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