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峰衝八大家族一抱拳:“各位這麼給麵子,這些文物我就不客氣收下了!”
這話剛說完,本來在旁邊看熱鬨的其他家族坐不住了。
唐家主第一個跳出來,扯著脖子喊:“我們唐家雖然比不上八大家,但文物也不少!”
唐家主轉頭就招呼人抬來個大木箱子。
箱子一打開,九隻黑裡透藍的茶盞亮瞎眼,盞口還鑲著金邊。
趙峰看了過去:“這是宋代建窯的兔毫盞吧?成套的可太難得了!”
唐家主胸脯都快挺到下巴:“宋徽宗當年賞給駙馬的,今天就歸趙先生了!”
這下可炸開了鍋。
蕭家主趕緊讓人捧出一卷破破爛爛的古書,顫巍巍地說:“這是《永樂大典》的手抄本,當年我祖宗從火場裡拚命搶出來的,現在交給趙先生!”
墨家家主抱著個木匣子擠過來,裡麵是個刻著螭虎的玉印。
後麵的人更是排起了長隊。
有人扛著明清的老家具,雕花的木頭還散發著淡淡香氣。
有人捧著元代的青花瓷瓶。
趙峰這邊剛看完這個,那邊又有人遞上下一件文物,忙得滿頭大汗。
趙峰望著潮水般湧來的獻禮隊伍,立即叫來秦明幫忙。
秦明快步上前,腰間牛皮卷軸隨著動作沙沙作響,這是他特意準備的文物登記簿,文物登記簿預留出密密麻麻的空白頁。
“秦明,把每一件寶貝都記仔細了!”趙峰將剛接過的明代掐絲琺琅香爐輕輕放到案上,爐身纏枝蓮紋在燭光下流轉著七彩光暈:“器物名稱、年代、材質,連同贈送家族、經手人都要寫清楚。”
秦明應聲展開卷軸,鵝毛筆尖蘸滿鬆煙墨,唰唰寫下:“大明景泰年製掐絲琺琅纏枝蓮紋香爐,唐家主唐震贈送。”
秦明字跡工整如刻印,連香爐底部細微的款識都如實記錄。
一旁的唐家主見狀,滿意地捋著胡須直點頭。
隨著獻文物節奏加快,秦明的筆尖幾乎沒離開過紙麵。
蕭家送來的《永樂大典》手抄本旁,他標注殘卷十頁,楷書,永樂四年翰林院編修字樣。
墨家的螭虎玉印下,詳細注明和田羊脂玉,複刻漢代皇後之璽形製,重三百二十克。
每登記完一件,秦明都要對照實物反複核對,連玉器的沁色、書畫的裝裱細節都不放過。
“趙先生,我們史家雖沒稀世珍寶,可這對清代竹雕臂擱,也是一絕!”史家主捧著兩個長匣上前,聲音帶著幾分忐忑。
趙峰笑著接過,臂擱上陰刻的《溪山行旅圖》栩栩如生,竹葉紋路都纖毫畢現:“好物件!文人雅器最見匠心。”
趙峰轉頭朝秦明示意,秦明立刻補錄:“清中期竹雕陰刻溪山行旅圖臂擱一對,史家主史文遠贈。”
鎏金宮燈將舉天山莊映得通明,秦明的筆尖在登記簿上疾走如飛。
秦明身旁臨時搭起的長案上,剛登記完的文物貼著編號木牌依次排開,漢代玉璧與唐代三彩駱駝在燭火下交相輝映。
另一邊,宴會廳裡酒香四溢,碰杯聲與歌舞聲混作一團,八大家族的家主們舉著酒盞頻頻向趙峰敬酒。
“趙先生,這杯酒敬您救命之恩!”劉漢天端著海碗,仰頭飲儘烈酒,胡子上都沾著酒珠。
趙峰笑著舉杯回敬,餘光卻始終留意著文物登記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