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法院工作人員說得輕鬆,話也說得非常漂亮。
隻是勸說程新不要在這段時間離開這座城市,更不要出國。
但實際上程新心裡非常清楚。
他現在其實已經處於一種被軟禁,被監視的狀態了。
畢竟不久之前發生的那場爆炸實在是太過可怕和劇烈。
國內外不知道多少雙眼睛都在盯著這件事情,而程新作為唯一幸存者,其重要程度自然不言而喻。
程新相信。
對於那些身居高位的人來說,他們肯定已經聽到了一些有關那做實驗機構的風聲。
比如說。
實驗機構裡很可能正在進行著某種秘密的人體實驗。
例如張明遠的身體改造計劃,一些高層可能是知曉的。
他們之所以不對外公布這些信息和數據,就是想要把這種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
無論這些高層把事情做得多麼嚴密,保密程序有多麼完美。
秘密終究是會泄露的。
所以一定會有外部勢力的人知道這件事情。
而現在,程新作為唯一幸存者。
在這些人的眼中,他很有可能掌握了實驗機構裡的人體改造技術。
所以這一次的出庭審訊,絕對是萬眾矚目的。
至於最後程新的下場會是什麼,他自己也不知道。
這件事情牽扯重大,損失慘重,不是他一個小小律師就能夠輕易處理得了的。
如果想要保全自己,那麼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要讓這件事情在網上有著足夠的曝光率和關注度。
在現在這樣一個網絡技術極其發達的年代。
一個人如果想要讓一件事情得到最客觀公正的判決,尤其是對自己有利的判決。
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事情鬨大,尤其是鬨到網上弄得人儘皆知。
這樣一來出於輿論的壓力,即便是掌握了法律解釋權的法庭與法官,也不敢隨便作出判決。
畢竟網上那麼多雙眼睛都盯著呢,一旦他們做出了錯誤的判決,就容易把自己置於眾矢之的。
想明白了這一切,程新很快就決定。
利用這幾天的窗口期,一定要好好地在網上增加這場爆炸案的熱度和流量。
而且光有流量還不行。
他還要讓人們知道。
自己是這場爆炸當中唯一的幸存者!
程新從來都是一個行動派,而且作為東南政法大學畢業的高材生,程新從來都不缺乏解決問題的智慧。
於是在確定了自己總的計劃方針之後。
程新就再也沒有任何猶豫,直接在網上的各個平台注冊了自己的私人賬號。
曾經因為程新的法律事務繁忙,所以他很少會到網上的論壇與平台上麵與網友交流。
畢竟網絡從來都不是一個理智的地方。
很多人都熱衷於在網上和網友對線,程新從來不屑於做這種事情。
一個人永遠無法在網絡上說服任何人,這一點程新是完全相信的。
之所以四處注冊賬號,自然是要將事情的熱度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