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朱雄英告訴他過,中央軍光是萬人隊就能打出千萬兩銀子的損失。
十萬中央軍對抗百萬賊軍,隻花了五十萬兩銀子,朱由檢認為已經算很節儉了。
而且朱雄英還給了他對折優惠。
二十五萬兩銀子就解決了京城危機,朱由檢當然願意。
皇帝剛得了七千萬兩銀子,朱雄英卻隻要物資,這讓皇帝有點肉疼。皇帝正打算用這筆錢組建隻效忠自己的親軍,這得花不少東西。但朱雄英開口要物資,皇帝沒法拒絕。
皇帝心裡盤算著,雇傭軍隊一個月就要兩百萬兩銀子,要是拿物資頂替,那就等於搬空朝廷庫存的一大半。這樣下去,他還怎麼組建親軍?
朱雄英看出皇帝的糾結,笑著問他是不是心疼了。皇帝苦笑說不是心疼,隻是朝廷庫存不多,用物資付軍費的話,最多隻能養一個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朱雄英不解地問,難道皇帝覺得雇傭的軍隊是白吃飯的?地方上就沒有物資嗎?難道要白白養著他們不管事?皇帝一聽就明白了,自己確實忘了雇傭軍隊的真正目的。他決定讓軍隊去遼東對付建奴。
朱雄英搖頭說,現在最重要的不是建奴,而是先把全國的兵權收回。誰不交就打到交為止。皇帝擔心建奴是心頭大患,還有西北和西南的亂局。朱雄英說現在必須先集中權力。
朱雄英無奈地看著朱由檢:
“你不把兵權拿回來,他們真能對付那些土匪嗎?”
“你現在還沒看清局麵嗎?”
“吳三桂在遼東有三十萬大軍,手上還有大明最厲害的關寧騎兵,但他跟建奴關係曖昧。”
“京城出了問題時,他乾什麼去了?帶著三十萬大軍,半個月才從錦州走到山海關。要是他真心想救京城,派點關寧騎兵,不到三天就能到。”
“至於左良玉那就更彆提了,典型的養寇自重。他有八十萬大軍,卻搞不定一個張獻忠。”
“京城危險時,他表麵上聽話,說要出兵,但實際呢?八十萬大軍連南寧城都沒邁出去一步。”
“你還指望這些人能對付建奴,平定叛亂?”
“現在你要錢有錢,要人有人,不趕緊收回兵權,難道還要繼續花錢養這些禍害?還是你覺得他們能幫你複興大明?”
朱雄英的話讓朱由檢慚愧得不行。
對,現在自己要什麼有什麼,怎麼還能依賴彆人?
“你說得對,天下事我不能靠彆人,隻能靠自己。”
“我的第一步就是收回兵權。”
“不過,左良玉那邊還好辦,吳三桂那邊就棘手了。”
“要是逼急了吳三桂,他要是帶著三十萬大軍投奔建奴,那麻煩可就大了。”
朱由檢猶豫著把自己的擔憂說了出來。
朱雄英冷笑道:“怕什麼?他要是真投建奴,就讓他投唄。”
“你隻要派常升或常茂,帶五萬大軍去遼東,不管吳三桂還是建奴,誰敢擋路,都得完蛋!”
說到這裡,朱雄英停了一下:
“當然,這場仗花的錢也不少。”
“關鍵看你願意付出多少。”
“如果你願意拿出五千萬物資,我保證不到一個月,大明的軍隊就能把皇太極的女人給你送來當枕邊人。”
聽到這個數,朱由檢雖然早有準備,還是忍不住深吸一口氣。
“當然,如果你不想花這麼多錢,慢慢來也可以。”
“總之就一句話:你投入越多,打得越快;投入越少,打起來就越慢。”
“沒辦法,打仗是要花錢的。”
朱由檢點點頭,陷入沉思。
朱雄英的話讓他很心動。
皇帝朱由檢心想,要是能用五千萬物資解決大明的大麻煩,自己還是願意的。可五千萬物資太龐大了,他從哪兒湊這麼多東西呢?忽然他靈機一動說:“能不能這樣?中央軍先幫我拿下遼東,戰鬥中所有繳獲,包括人和物,都歸中央軍。等遼東到手後,再算中央軍的消耗,不夠的部分我補上。”
朱雄英聽後笑了:“你這是想不花錢就得到好處。”朱由檢尷尬地說:“您也知道我的難處,您的需求太大了,我隻能這麼辦。”朱雄英沒立刻答應,沉思片刻後說:“行,可以答應,但有個條件。在我倆交易完之前,我要享有遼東的開采權,挖出來的東西歸我,不算在交易裡。”
朱由檢一聽這條件簡單,立刻點頭:“好,就這麼定了!”在他眼裡,遼東現在在建奴手裡,能用這種方式收回就算賺了,至於開采權根本不當回事,他覺得遼東不過是塊荒地。
傍晚時分,朱雄英準備回去了,在宮裡隻待了一天,但他收獲不少。他得趕緊回去規劃,因為他有幾十萬百姓等著他安置,以後還會有更多人過來。此外,他還得組織一支大軍去遼東開采資源。
臨走前,他對朱由檢說:“接下來幾天我可能沒法來了,那邊還有很多事要忙。你有什麼問題,讓常茂處理就行。我已經派常升帶三萬中央軍北上了,你也得快點下旨,不然會出亂子的。”
朱由檢點頭答應,有點不舍地說:
“您怎麼不多待幾天呢?”
“我還想多聽聽您的指點。”
朱雄英微微一笑:“說不上什麼指點,就是一些建議罷了。”
喜歡萬界交易,朱家老祖們求我保大明請大家收藏:()萬界交易,朱家老祖們求我保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