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崇禎問:朱雄英回答說:“黃得功這人性格直爽,長得壯實,打仗勇敢,但沒什麼學問,平時愛罵人,倒是個忠心耿耿的人。”朱由檢聽後點頭,記在心裡,對朱雄英表示感謝。
接下來幾天,朱雄英依舊過著清閒的生活。
遼東那邊傳來捷報,常升帶三萬兵一路打到建奴老家盛京,可建奴的攝政王多爾袞機靈得很,知道硬拚不行,就帶著八旗兵打算往西撤退到蒙古去。
但運氣不好,碰上了北上的采礦部隊,對方有五十萬大軍護航,空中還有飛艇支援。多爾袞想跑也跑不了,被徹底包圍了。
結果建奴八旗兵全軍覆沒,多爾袞也被殺死,其他人要麼被抓要麼被殺。就連建奴的小皇帝和皇後也被俘虜,一起送到了京城。
遼東的形勢立刻變了樣,各地紛紛投降,中央軍輕鬆掌控了整個地區。與此同時,常茂帶領的另一路大軍也勢如破竹,幾天內就把河南拿下來了,接著又攻入陝西。
李自成的殘餘勢力不甘心失敗,集結了二十萬人馬準備死守西安。不過,這場戰鬥從一開始就沒什麼懸念。
大軍毫發無損地擊敗了亂軍,輕鬆占領了西安城。李闖的殘部被打得潰不成軍,傷亡慘重。大軍乘勝追擊,將李闖的殘部圍困在鳳翔府。最終,在李岩和紅娘子的帶領下,他們向大軍投降。至此,禍害天下十多年的李闖叛軍徹底覆滅。
解決了陝西的叛軍後,常茂在鳳翔府稍作休整,便率軍南下,直指四川,意圖徹底鏟除在那裡作亂的張獻忠。
常茂和常升的進展迅速,王喜那邊也沒閒著。他率領五萬大軍橫掃江湖,行動同樣迅捷。
對付江湖勢力時,王喜沒有急於對一流門派下手,而是先利用錦衣衛收集的情報,重點打擊那些散人。
按照朱雄英的指示,王喜一開始用利益誘惑這些散人。金銀財寶、榮華富貴,隻要不過分,王喜基本上都會滿足。
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下,江湖上的散人幾乎有一半選擇了投靠。
剩下的散人如果不為利益所動,王喜就直接動用武力。他讓已經投靠的散人打頭陣,遇到難纏的角色就派大軍鎮壓。簡單來說,不投降就滅門。
通過這種軟硬兼施的手段,江湖上九成以上的散人都歸順了。各種密藏的武功秘籍也被王喜搜羅一空。
接著,王喜帶著這些歸順的散人開始對付三流幫派。
比起散人,這些幫派其實更好對付。散人大多獨來獨往,不喜歡受約束,能束縛他們的方法不多。但這些幫派家大業大,門人眾多,牽掛也多,很少有人會為了麵子寧可滅門也不投降。
像遊龍幫、武勝門、青竹幫這樣的幫派,王喜都沒費太多力氣就讓他們歸順了。其他三流幫派也是類似的情況。
解決了三流幫派後,王喜開始對付二流勢力。石梁、渤海、仙都三派相繼淪陷。
朱雄英得到的最新消息是,王喜已經在準備對付一流勢力了。
對於王喜的進展,朱雄英很滿意。在這麼短時間內,收服這麼多散人和二三流門派,可見王喜很用心。
這時擺在朱雄英麵前的是一大堆秘籍。從江湖常見的普通武學到二流門派中的頂尖武學應有儘有。
朱雄英眼睛亮得像燈一樣。
他隨手拿起一本叫《千斤墜》的小冊子。
據說按照王喜的說法,用這個可以讓人站得穩如磐石,紋絲不動。
但這不是關鍵,關鍵是這是一本練內功的書。
內功!多熟悉的詞。
以前在現代看武俠小說時,他印象最深的就是這個。
內功越強的人,往往就是武林高手。
現在有機會接觸內功了,朱雄英心裡一陣興奮。
翻開書,他認真地研究起來。
但看著看著,他就覺得不太對勁了。
書裡的內容他能看懂,奇經八脈他也知道。
朱雄英知道如何運用內息,但問題是,這內功究竟是怎麼練成的?書上一點都沒提。
看來他得先找本入門的基礎書才行。於是,他放下《千斤墜》,開始翻找基礎的秘籍。可找了半天,一本都沒找到!
朱雄英的臉色立刻沉了下來,氣呼呼地說:“王喜到底在搞什麼?連一本基礎的書都沒有,我怎麼練?”他感到特彆沮喪,就像看到一桌美食卻沒有筷子一樣,急得直瞪眼。
就在他準備讓人通知王喜去找些簡單的書時,朱由檢悠閒地走了進來。“先生,早上好。”朱雄英抬頭看了看已經快到頭頂的太陽,淡淡地說:“嗯,還不算晚,剛過中午。”朱由檢對他的調侃早已習以為常。兩人相處這麼久,朱由檢對他的性格已經了如指掌。
最近,朱由檢的心情特彆好。尤其是親自給遼東三十萬大軍發餉後,那些中央軍對他更加忠心耿耿,他更是心滿意足。後來,他還提拔了黃得功,奪了劉澤清的兵權,讓黃得功掌控了山東,並展開了一係列官場整頓。可能是京城那些官員的行為讓他徹底失望了,所以這次整頓特彆嚴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