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馬氏安靜睡下後,胡青牛才站起來,轉身看著朱雄英準備說話。
朱雄英卻搶先問起來:“先生,我奶奶現在怎麼樣?”
胡青牛一臉嚴肅地說:“情況很糟糕,和我預料的一樣,你奶奶的病不是老毛病加重,而是身體出了問題。”
“我剛給她把脈時發現,奶奶的身體已經快撐不住了,是有人一直在用溫補的東西支撐著她,不然她早就扛不住了。”
“這種方法要是不出意外的話,應該能讓她一個月內沒大問題。”
“可是最近她吃了些極寒的東西,導致體內寒氣積聚,引發寒症。”
“這就像是一個導火索,把她多年積累的問題全給引爆了,奶奶體內的各種舊疾全都冒出來了。”
“奶奶能挺到現在,估計是幾位大夫努力的結果,否則那天吃寒食之後可能就撐不住了。”
“幸好咱們趕回來了,再晚一天,恐怕就算是神仙也救不了她了。”
“我已經用內力封住了她幾條經脈,等我配副藥給她喝下去,就能控製住病情。”
“不過陛下,這次奶奶病情突然加重,她的身體現在已經快撐不住了。”
“就算我儘全力,最多也隻能幫她多活半年,超過半年的話,就隻能聽天由命了。”
朱雄英聽完歎了口氣,說:“胡先生,您儘力就行,既然能撐半年,那就先全力保住這半年。”
“我會想辦法繼續延長奶奶壽命的。”
胡青牛點點頭:“也隻能這樣了。”
朱雄英也點點頭:“那這半年,委屈先生和夫人先在乾清宮住著,隨時留意奶奶的狀況。”
“等奶奶病情穩定了,我再安排你們去杏林館工作。”
胡青牛趕緊拱手:“一定照辦。”
朱雄英輕輕點頭,接著眼神一沉,冷冰冰地掃視著乾清宮裡的宮女太監們:"是誰給太皇太後吃了寒性的東西?說!"
乾清宮裡的宮女太監們被這一喝問嚇得直發抖,齊刷刷地跪了一地。
旁邊的朱元璋聽到這話,眼神也變得冰冷。
他對馬皇後的病情一直小心翼翼,什麼該吃、什麼不該吃,他比誰都上心。
現在竟然有人在他不知道的情況下,給馬皇後吃了寒涼的東西。
相比朱雄英的憤怒,朱元璋心裡的怒火更大。這是在暗中欺騙自家媳婦!
朱元璋用冰冷的目光盯著殿內的所有人,聲音冰冷刺骨:"誰要是隱瞞,乾清宮的所有人都得打死!"
頓時,整個乾清宮都被爺孫倆的威嚴籠罩。
此時的大殿裡氣氛凝重。
大殿外站著一隊禁軍,隻等朱雄英或朱元璋一聲命令,就進去抓人。
乾清宮裡的宮女太監們都嚇得瑟瑟發抖地跪在地上。
半天過去了,沒人承認。
朱雄英正準備開口時,朱元璋身邊的太監低聲對他說:
"皇上,老祖宗,這事恐怕不是乾清宮裡的人乾的。"
"這段時間我一直在乾清宮值守,太皇太後的飲食、起居以及用藥,我都親眼看著辦的。"
"我願意拿全家性命擔保,絕對沒出問題。"
朱元璋聽了,眉頭微皺。他對這個老太監還是很信任的。
這老太監跟著他幾十年,做事謹慎,不多話,一直儘職儘責,讓人放心。
既然老太監敢用全家性命擔保,那就說明他覺得這事跟自己沒關係。
朱雄英也看了一眼老太監,這老人跟了爺爺幾十年,他也相信他。
但胡青牛的話應該沒錯。
侄子管叔叔叫姐夫,還是叫侄子?這輩分亂得一團糟。
光是皇爺爺那一關就難過了。
更彆說還有嶽父徐達。
不過,他和徐妙錦從小一起長大,感情深厚。
讓朱雄英就此放棄是不可能的。
於是,他費了好大勁,才說服了皇爺爺和徐達,娶到了徐妙錦。
婚後雖然還有些閒言碎語,但他們都不在意。
等到朱雄英登基後,所有問題都解決了,再也沒人敢拿輩分說事。在皇帝麵前,輩分就是個虛無的東西。
徐妙錦覺得皇宮待得膩煩了,又特彆想念姐姐,就想跑到北平去看看。朱雄英對她挺好的,也就答應了。
本來以為徐妙錦要出去大半年呢,結果才三個月就回來了。朱雄英就問王喜:“皇後不是去北平了嗎?什麼時候回來的?”
王喜趕緊解釋:“陛下走了九天後,皇後娘娘就從北平回來了,還把燕王妃也請回來了。
燕王妃這次回京,還帶著燕王的大孫子,說是讓太皇太後瞧瞧曾孫。”
朱雄英皺眉問:“那就在太皇太後留她們過夜的那天晚上,太皇太後就病倒了?”
這話一出,王喜和那個老太監都沒敢接茬。太皇太後病得厲害,老太監心裡也不是沒懷疑過皇後和燕王妃,但人家身份太高貴,老太監也不敢亂說。
朱元璋聽到這裡,開口說:“應該跟她們沒關係。你祖母發病後,我們已經問過她們了,她們也沒給太皇太後亂吃東西。你覺得她們會害你祖母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朱雄英的臉色有點不好看,看著老太監問:“那天除了她們,乾清宮裡還有彆人嗎?”
老太監搖頭:“沒有了,除了皇後娘娘和燕王妃,再沒其他人了。”
說著說著,老太監的表情變得猶豫起來,好像有話想說又不好意思出口。
朱雄英察覺到他的異樣,沉聲道:“你是不是還有什麼事沒告訴我?李公公,你跟我爺爺幾十年的老臣了,看著我長大的,你應該知道我對祖母的感情有多深。無論什麼事、什麼人,隻要涉及祖母的安危,都得靠邊站。就算今天這事真的跟皇後有關,我也絕不會放過。”
“所以,我希望你彆對我有所隱瞞。”